碩士論文公告區

年度: 92
姓名: 籃浚福(Chun-fu Lan)
論文題目(中): 既有鋼結構建築物耐震評估模式之研究
論文題目(英): Seismic Capacity Evaluation Model for Existing Steel Buildings
摘要(中):
地震發生頻繁的台灣,每年平均發生地震達一千多次,其中有感地震更高達二百多次,面對如此頻繁的地震,居住在台灣的人們能住得安心嗎?另外強震的威脅也是不可忽視,因為它雖然不常出現,但若是出現時又將不知要造成多少破碎的家庭及國家社會財產的損失。然而目前世界上仍無方法可有效預測地震發生的時間及地點,所以我們只有退而求其次來加強建築物本身的耐震能力,以確保地震來臨時,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要加強既有建築物本身的耐震能力,首要之務為了解既有建築物之耐震能力,即所謂耐震評估。國內針對既有鋼筋混凝土建築物方面之耐震評估模式研究相當齊全,但是針對既有鋼結構耐震評估模式方面的研究目前則尚付之闕如,為使國內業者於從事既有鋼結構耐震能力評估方面能有所依循,因此本文即參考日本建築防災協會所頒行之「既有鋼結構建築物之耐震診斷基準」對既有鋼結構之耐震評估方法作一初步的研究,以提供國內業界一套針對既有鋼結構建築物耐震能力的評估方法。
既有鋼結構建築物崩塌地表加速度Ac之求法,係將建築物於欲分析方向上分解成數片平面構架後,每一個平面構架再進一步分解成數個平面分層構架,然後每一個平面分層構架內同類構件的效果加總成為構成單元,此處構成單元有三種,分別指柱、梁及梁柱接頭框區等三類構件的三種集合體;將此平面分層構架模擬成一個等值的集合單位構架,如此可得到平面分層構架的層間剪力-層間位移之關係及其崩塌時所吸收的彈性及塑性能量總合,假定第i層為崩塌層後,由該崩塌層之吸收能量可換算為建築物吸收的總能量,再經由力學關係,即可求得該建築物基準耐震指標Vi;對應每一個可能的崩塌層都可採用類似的作法,求取基準耐震指標Vi,i=1…N,取Vi之最小值,為該建築物崩塌時之基準耐震指標V,然後基準耐震指標V再依據建築物現況品質及建築物之平面形狀來決定VR,將VR依據台灣工址正規化無阻尼加速度反應譜Sa(T)及基本振動頻率ω換算,即可得該棟建築物於欲分析方向上的崩塌地表加速度Ac。
接著將該既有鋼結構建築物耐震評估程序利用程式語言Fortran寫成一套電子計算機程式,以便於未來國內業界評估既有鋼結構建築物的耐震能力。
摘要(英):
none
檔案: 沒有相關檔案
相關連結: http://ethesys.lib.cyut.edu.tw/ETD-db/ETD-search-c/view_etd?URN=etd-0227104-123904

回公告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