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工程 |
本課程旨在介紹人因工程的系統概念、人員資訊輸入與處理、視覺與聽覺原理與顯示裝置、人員體力活動與人工物料搬運、系統相容性與控制器設計、以及手工具設計等相關內容。課程 主要目的在於使修課學生獲得人因工程的基本知識。 |
工業安全概論 |
本課程旨在提供學生對於工業環境的瞭解,並加強工業安全衛生知識的認知與灌輸。課程內容包括工業安全衛生 意義、事故與傷害、工業安全概論及相關議題、勞工安全衛生法規、工業衛生概論及相關議題。 |
人因工程與工業環境 |
本課程主要目的在於介紹各種環境因素對於工作人員身心的影響,使修課學生對於環境因素影響及其因應對策有進一步的認識。主要內容包括人體計測與工作空間設計、環境照明、噪音與噪音防治、溫度與大氣壓力、震動與加速度等。 |
人因工程研究方法 |
本課程旨在介紹人因工程 的理論應用與方法,並深入探討人因工程特定主題。主要內容包括1.人因工程認知、評估、與控制 概述 (肌肉骨骼傷害);2.人因工程常用工具與方法;3.主觀性評估 (NMQ);4.姿勢分析;5.人工物料搬運;6.動態工作等主題。 |
人因工程實習 |
本課程涵蓋十多項實驗單元,提供學生由實作中應證人因工程之基本原理,並由資料的蒐集與統計分析中學習人因工程之各類研究方法。實驗項目包括:靜態人體計測,座高及肢體角度測量,反應時間測定,感覺閾測定,肌力與耐力測試,肌電訊號量測處理,基礎生理訊號量測,視力與照度測量,聽力與噪音測量,手工具測試評估,人機介面設計與追蹤控制等。 |
工作生理學 |
旨在探討影響工作者工作能力與工作績效之相關外在因素,以期能透過對環境因素之控制或藉由介面設計,來提高工作者之工作能力,並減少長期工作可能引發的職業傷害與災害。課程內容介紹:1.呼吸及循環系統 2.骨骼肌肉系統 3.體力性與技巧性工作 4.人員體型與訓練效應 5.環境照明 6.噪音與震動影響 7.疲勞與疲勞量測 8.工作時間與飲食之影響 9.工作排班因素 10.其他(高度、壓力、氧氣、酒精、藥物…)影響。 |
工作生物力學 |
本課程旨在探討工作者從事體能活動,其肌肉骨骼系統與相關組織的力學行為及其應用。課程內容包括1.肌肉骨骼系統結構與功能、2.工作生物力學之計測、3.肌肉骨骼量測系統、4.生物力學模式、5.徒手工作評估及人工物料搬運模式、6.其他,如坐姿工作、工作站設計、手工具設計等議題。 |
人機介面 |
旨在介紹人員之資訊處理能力及人與機械/系統間之互動關係,進而探討如何改善系統可靠度、安全性、與維護等相關問題。課程內容包括 1.人員資訊處理能力 2.人員-機械介面 3.人員-機械系統特性 三大部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