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上一頁 首頁


向上
通識教育課程計劃
教學大綱
課程時間表
課程內容
修課學生名單
學生作品區
讀書會
討論區
關於我
參考文獻

出處:孔孟月刊 第三十七卷 第四期
作者:黃翠芬

         說話藝術

  ──觸讋說太后

一、前 

面對新世紀來臨,在一個繁複、多元化的現代社會中,加強彼此協調,造就整體成功,顯得迫切而必要。不論在工作環境、社會活動、家庭生活、與人相處等,人際溝通在在展現於現實生活中。良性溝通,不但可以協調人群、增進和諧,甚至能化解危機、救亡圖存。因此說話的技巧與藝術日益形成一門顯學,成為人人重視的課題、必備的工具。

古經籍中保留許多先聖前賢精妙的說話技巧,一如珠光燦然,耀眼奪目,尚待吾人摭拾磨光。《戰國策》一書是國別體歷史著作,長於議論敘事,文筆生動活潑,不但是重要史料也是優秀文學作品。書中多記載戰國時期各國謀臣策士縱橫捭闔、權謀譎詐之言行。而「觸讋說太后」一事,雖敘歷史事件,由於運用高度寫作技巧,鮮活的語句、靈巧的安排,在人物形象、對話作深刻捕捉及描繪,深入淺出地編織「觸讋」這麼一位才情畢見的溝通勝手,兩千多年後,仍讓人深切感佩斯人,折服其說話藝術。

「觸讋說太后」故事取材自《戰國策•趙策四》(註1)。此事又並見於《史記•趙世家》(註2)。

二、「觸讋」抑或「觸龍」?

關於「觸讋說太后」主角人物「觸讋」一名,《戰國策》原作「觸讋」,而《史記•趙世家》及《漢書•古今人表》則作「觸龍」(註3)。

清•王念孫在《讀書雜志•戰國策雜志卷二》(註4)謂:「吳曰觸讋。姚云一本無言字。」可見宋姚宏時已見「讋」「龍」兩種版本。王又引鮑本補曰:「《史》亦作龍。案《說苑》(敬慎篇)『魯哀公問孔子,夏桀之臣,有左師觸龍者,諂諛不正』。人名或有同者,此當從讋以別之。」在此宋鮑彪既然以為人名有時會相同,卻又認為當作「觸讋」,才能與魯哀公所問之人有所區別,此說法顯然牽強。

王念孫證說:「吳說非也。此〈策〉及〈趙世家〉皆作『左師觸龍言願見太后』,今本龍言二字誤合為讋耳。太后聞觸龍願見之言,故盛氣以待之。若無言字,則文義不明。據姚云一本無言字,則姚本有言字明矣。而今刻姚本亦無言字,則後人依鮑本改之也。《漢書•古今人表》正作『左師觸龍』,又《荀子•議兵篇》注曰『《戰國策》趙有左師觸龍』,《太平御覽•人事部》引此《策》曰『左師觸龍言願見』,皆其明證矣。又《荀子•臣道篇》曰『若曹觸龍之於紂者可謂國賊矣』,《史記》高祖功臣侯者表『臨轅夷侯戚觸龍』、『惠景閒侯者表有山都敬侯王觸龍』,是古人多以觸龍為名,未有名觸讋者。」王氏從版本、古書所引、以及史上多位名觸龍者等主旁證,認為「讋」應是「龍言」二字之誤合,王氏認定確有見地。

從文義上細繹,由於「觸龍言,願見。」在眾人皆惟恐觸怒龍顏當刻,觸龍竟敢獨排眾議,毅然決然表示要去見太后;人未到,勢必消息已傳到太后耳中,太后才會盛氣以待。

王念孫所認定,正合一九七三年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戰國縱橫家帛書所見(註5),有「觸龍見太后」章作「觸龍」,與《史記》同,故證今本《戰國策》「讋」字應是「龍言」連寫之誤。

由於本則取自《戰國策》之載,為便於俗說常見之辨識,文中仍從普及本作「觸讋」。又故事說解,為儘量保留原貌,試圖以原文夾語體闡釋並進,並以不同字體作別。

三、 本 事 解 讀

(一)主角

主要人物觸讋」,趙國老臣,官左師(《史記會注考證》引胡三省曰『春秋之時,宋國之官有左右師,上卿也。』(註6)趙以觸龍為左師,冗散之官,以優老臣者也),應是德高望眾的國老。

另外,趙太后即趙惠文王威后,正掌握政權。

(二) 時代

事件是發生在公元前二六五年(周赧王五十年),時趙惠文王薨,太子丹立,是為孝成王。孝成王元年,秦(昭王四十二年)趁機攻趙,連拔三城,此時趙王新立,由太后執政,趙國情勢極為危急,唯有向東求救於齊(襄王十九年),連齊才能抗秦。(註7

(三)拒諫

 趙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趙氏求救於齊。齊曰:「必以長安君(趙太后之少)為質,兵乃出。」古代諸侯國協定,為彼此取得信任,每以公子抵押當人質當趙國不得不求救於齊,齊國出兵的條件卻要以長安君當人質。太后不肯,大臣強諫。正當危急存亡之際,大臣們極力勸諫太后同意;太后不但不為所動,更大發雷霆。太后明謂左右:「有復言令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面!」太后已被激怒到極點,明白放話,要是有人膽敢再開口提這檔事,將要用最沒有理性的方式(吐口水)羞怒他頓時,緊迫局面便僵持在那裡。

(四)願見

左師觸讋願見太后。迫在眉睫的危機,眾人正不知所措時,老臣觸讋赫然打破僵局、撥見曙光,願意晉見太后,誠令人既驚又喜!「太后盛氣而揖之。」太后聽說觸讋要晉見,早已測知來意,正盛怒拱手等待他來,準備給他難堪。這時觸讋該如何開口,才能避免觸怒上位者?著實不是一件容易差事!

(五)寒喧

觸讋進宮,「入而徐驅,至而自謝」。原本臣見君應誠惶誠恐急步快走, 此時觸讋卻以慢步走到太后跟前謝罪「曰:『老臣病足,曾不能急走,(說明不能急走是由於有腳病,先擺出弱者姿態而非氣勢凌人)不得見久矣,竊自恕,而恐太后玉體之有所郤(乃身體不適的委婉說法。)也,故願望見太后。』說明是關心太后健康,特趕來探望。太后曰:『老婦恃輦而行。』太后也感嘆自己行動也已衰退,需仰賴車子代步。曰:『日食飲得無衰乎?』曰:『恃鬻耳。』觸讋問起飲食是否正常?太后說只能吃點粥。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強步,日三四里,少益嗜食,和於身。』觸讋當即提供自身養生之道(每當胃口欠佳,就散散步,將有助於食欲)。太后曰:『老婦不能。太后之色少解。」自道連散步都沒體力,這時太后臉色已緩和許多!

(六)憐子

接著要如何讓太后願意搭腔,引起她談話興趣,製造談話交鋒?場面雖已然緩和下來,但觸讋並未急於提長安君之事,而從自己孩子舒祺說起,「左師公曰:『老臣賤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竊愛憐之。願令得補黑衣(趙侍衛衣黑,用指宮廷衛士)之數,以衛王宮。沒死以聞!』太后曰:『敬諾!年幾何矣?』對曰:『十五歲矣。雖少,願及未填溝壑而託之。』」乍聽之下,觸讋此行所為何來?其「沒死以聞」冒死罪請求的似乎是為少子求官職之事,趁自己未入棺前,妥當安置幼子,使他生計無慮。此正是老人憐幼子之心態,亦是太后目前憐子之心情,太后自是毫不猶豫欣然應允。

此成功地轉移重點,分散注意力,使太后警戒之心大大鬆懈。於是就從憐子之共同點出發,拉攏陣營,統一戰線,取得一致立場,太后以其為知心者,同病相憐下,便可引起太后想進一步了解如何為子女打算?

「太后曰:『丈夫亦愛憐其少子乎?』太后此問,正是企圖尋求認同之心態。對曰:『甚於婦人。』太后笑曰:『婦人異甚!』」觸讋認為老父疼幼子甚於婦人,不諱言男人也有婦人之仁。在此,恐人詆其未能顧全大局,也許自知理虧的太后,眼見觸讋能感同身受,認同父母疼惜幼子之無奈,自是喜出望外,故能慨然笑稱女人比男人更疼幼子。

(七)計遠

接著,觸讋仍不從正面理論作說,卻以旁敲側擊方式道出愛子之真義。「對曰:『老臣竊以為媼之愛燕后(趙太后之女,遠嫁燕國)賢於長安君。』曰:『君過矣,不若長安君之甚!』」觸讋故意對太后說,太后愛女兒甚於兒子,太后否認。從觸讋自稱「老臣」,而稱太后為「媼」的字眼看,已有意在拉近彼此交談距離;又儼然推出太后愛女甚於愛子的試探語,有意讓太后迫不及待道出憐長安君子深切,方得以讓後來的關鍵主題,可以在最適當的時機切入。

「左師公曰:『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媼之送燕后(趙太后之女,遠嫁燕國)也,持其踵為之泣(女嫁,駕輿將行,母不忍別,車下抱其足而泣),念悲其遠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嫁女於他國,若非失寵、被廢、夫死、無子或亡國、失位,無返國之理)豈非計久長,有子孫相繼為王也哉?』太后曰:『然。』」觸讋認為能為孩子計慮深遠,才是真正愛子女。如同太后之對待燕后,遠嫁他國時,雖抱著她的腳不忍別離,但既已出嫁,每天想念、祝禱的無非是希望她不要被休回,子孫得以世代在燕為王。太后完全同意這樣說法。

此刻,太后已經承認真正愛護子女,應該要為他們計慮深遠。

(八)實證

於是,觸讋進一步反問三代以來爵位繼承的道理。左師公曰:「今三世以前,(指孝成王之父惠文王,惠文王之父武靈王)至於趙之為趙,趙主之子孫侯者,其繼有在者乎?」曰:「無有。」曰:「微獨趙,諸侯有在者乎?」曰:「老婦不聞也。」趙國或其他諸侯國凡被封爵者,其後代子孫有能繼承爵位的嗎?太后也知無此情況。「此其近者禍及身,遠者及其子孫;豈人主之子孫則必不善哉!位尊而無功,奉厚而無勞,而挾重器多也。今媼尊長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於國;一旦山陵崩(委婉指萬一趙太后死),長安君何以自託於趙?老臣以媼為長安君計短也,故以為其愛不若燕后。可見位尊無功、奉厚無勞,就算有善德也無以保其尊位,不但禍及自身,也將使子孫無以為繼。要為長安君保其尊位,長久之計是要令其有功績於國家;否則一旦太后有所不測,如何能永遠保障其尊位?因此觸讋歸結出,太后愛長安君不如燕后,不懂得為他計慮深遠。

(九)納說

利用分析比較,最後終於能將全幅理念深植於太后心中。太后曰:「諾,恣君之所使之!」一聽畢,太后全然信任觸讋,聽其安排。於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於齊,齊兵乃出。即刻為長安君備馬車,到齊國當人質。齊國馬上出兵救趙。

通篇,太后之應答語氣,從短而促,態度嚴竣,憤怒戒備,其統治者任性頑固之形象昭然若現。而後因話語投機,語氣逐遞和緩,最候「諾!恣君之所使之」語氣雖短,卻是心服口服的肯定語!

(十)論贊

子義趙國賢人。聞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親也,猶不能恃無功之尊,無勞之奉,而守金玉之重也,而況人臣乎?」君王之子無功都難以享祿位,何況是一般人臣?如何能不戮力建功於國,正是史家主題所在。

四、後 人 評 論

南宋•鮑彪謂:「觸讋、諒毅(趙策:秦攻魏取寧邑),皆以從容納說而取成功,與夫強諫於廷,怒罵於坐,髮上衝冠,自待必死者,力少而功倍矣。」(註8)面對強悍的上位者,能從容陳詞,使人樂於接納;與勉強勸說,爭得臉紅耳赤,恐怕連生命都難保的人,不能同日而語。

又鮑彪於傳仲連事注曰(註9):「夫說人者不可一概,或委而順之若觸讋,或折而服之若仲連,然後濟天下之務。不然諛且愎矣。」指陳出用阿諛奉承的方式,或是意氣剛愎的態度,都無助於事功之達成。如同觸讋面對這樣的情態,懂得採用委婉方式,解除燃眉之急。

宋•洪邁《容齋隨筆》(註10)曰:「韓非作說難,而死於說難。蓋諫說之難,自古以然。至於知其所欲說,迎而拒之,然卒至於言聽而計行者又為難而可喜者也。」並舉觸龍說太后事之例說,以其能成就非常之事功。

元•吳師道又曰:「程子釋《易》『納約自牖』曰『左師觸讋因其明而導之,故其聽也如響』。」言觸讋智慮過人,勸說之話語擲地有聲。又《國策燕策》陳翠說太后章與觸讋類,亦可並觀。注曰:「《戰國》所載事多如此,然觸讋言尤婉切,所以人多稱之。」(註11)無功績難以保繼爵位,這種勸說話語雖常出現於《國策》,然最引人稱道的是,觸讋說服人的技巧委婉而切中要害。

五、 釐析說話技巧

試縱觀全文,觸讋所以說服成功,細加審察,乃其能善用內外在各種技巧:

(一)能紆衡情勢 審察自身條件

當初,觸讋若只憑一股愛國熱忱、或一時激動,不考慮客觀環境、不講究處理方式,一見太后便冒死以諫,恐將自討沒趣、自取其辱。觸讋深思熟慮,紆衡內外在條件,似乎只有他才能勝任愉快,於是當仁不讓,迂緩說理使太后改變初衷,使迫在眉睫之事得以迎刃而解。

為何非觸讋出馬不可?又憑藉甚麼觸讋有此自信?所謂位卑言輕,如果觸讋非身居高位、是位不受人歡迎、未能孚眾望的人,就算他口齒再如何伶俐,語詞再如何悅耳動聽,當以上條件不被太后肯定,沒有相當份量,如何服人?

此外,挑選勸諫角色,也應考量其與對象之關係,關係越密切、越融洽就越容易入耳,胳臂裡彎,畢竟自己人的話比較聽得進。

再者,善於游說者須精於洞悉對方處境及心境,沒有觸讋之深謀沉穩、才略出眾,如何掌握事情癥結所在?太后面對國家處於危急存亡之刻,不能深明大義,忍痛割愛;就算自知理虧,實有其無以突破之情感迷障。觸讋能深體此,以致於能突破太后心防,輕易贏得對方的好感及信任,任性頑固之太后終能點頭。

(二)能設身體察 瞭解對方心情

觸讋以豐富之人生閱歷,體察太后愛子心切,以致於失去理性。故對於感情用事者,觸讋採取以情動之,因為此時以理說之無以打動人心。於是從深切了解對方心理入手,出於真誠關懷,運用說話藝術,加上正確的立論,便能觸動太后心旋,動搖其其溺愛之偏見。此乃心理因素、人際運用、說話技巧的結合運用。

觸讋明知太后此舉錯誤,但他不能明白指陳其誤,以免惱羞成怒,他先以同理心讓對方感到親切被關心,從而縮短彼此距離,增進雙方關係,增強自己的親和力,提高對方的認同感,繼而適切的說理,便能使人清楚瞭解其訴求,降低理念抽象之表述。

得以溫和的方式,讓太后瞭然自己的不當。是觸讋能先動之以情,引起對方共鳴,再曉之以理,使其折服,可見情是說理的最佳輔助力量,而且在說理的過程中,觸讋儘量不明白指出太后偏失,也非一味強調自己看法絕對正確,並避免過早下定論,不使用引起意見衝突的言語,而是謙遜的解釋見解,如此 擁有多層的潤滑協調,就易於得到對方的支持和贊同。

此外,觸讋同理心的應用,故意以父親疼兒子勝過人母之歧見作為爭辯題材,引起太后有談話興趣。此乃有意引起爭論,引誘對方談話熱情,製造談話焦點,使太后疼愛幼子的一片苦心孤詣,得到披露、受到同情,得以宣洩,終能破怒為笑。

(三)善用說話技巧

細繹觸讋說太后的過程,將發現無形中他正以三種層次在進行:

當觸讋見太后,一開始太后知其來意,盛氣揖之,此時觸讋善用肢體(徐驅)動作緩和情緒。從問候關懷取得歡心,觸讋先不提太子事,而從起居飲食談起,太后剛開始雖以「老婦恃輦而行!」「恃鬻耳!」等不耐的簡短語句作答,怏然不悅形之於色當觸讋以自身調養之道相告時,太后雖答「不能」,但總算臉色開始和悅起來了。如此對太后之關懷看似叨絮,卻能有效鬆解緊張氣氛,由於彼此藉由同理心建立起情感,太后戒心鬆懈,情緒障礙才得以剷除。

在此,觸讋採取彼此互動方式,是從寒喧開始,以寒暄語接觸,看似閒扯淡,實際上有其積極作用,不但見面三分情,藉著關心飲食生活起居,從體察到分擔(彼此健康及愛子心情),正進行著強化關係的溝通。在這段對話中,不在於字句珠璣,精彩生動,看似無意義的詞語顯得陳腔濫調。在問話的同時並非期待對方回應一個深具意義的答案,而是以輕鬆的閒聊方式,期待盛怒者容易釋放感受,協助對方放鬆心情。雖是禮貌性的閒談,不管這種閒聊多麼短促,但可為即將展開的主題作開場白,藉以試探他人心意,作為融洽相處的潤滑劑。

當觸讋面對太后頻頻負面回應時,此時他並不急於下反駁定論,而是有耐心地陳述道理,由於他能兼顧雙方想法,多注意對方感受,因此讓他的說服強化許多。

關懷,就是運用感情伺機打動對方感受或信念,往往擅用溫情的人,易於將他的想法推銷出去。這是透過洞悉別人意圖,藉由適當的交談,以感情為訴求建立友好關係,但觸讋此行並非為強化關係而來,因此不應以這層感性談話作結。所謂無事不登三寶殿,真正要進行的事實及理念的傳達還在後頭。

最後一回合,是屬於知性談話,談話內容必須針對特定目的,不再是散漫閒聊。在應答往覆思考中,須隨時因應不同的變化,也不能一發不可收,霸佔談話話局面,以免話題被岔開,或無法一氣喝成。精通溝通的人不是靠著自說自話的獨白、滔滔不絕的雄辯,不能讓人參與的談話,是很難吸引人有興趣聽下去,唯有藉著你來我往的回饋交談,才能增強溝通,製造充分的情境,傳遞思想的語言。

觸讋先不談長安君,而側從燕后說起逐漸架構起「父母愛子則為之計深遠」這種說教式的論點。由於他能設身處地站在太后的立場,深入洞悉母愛子女之呵護入微,才得以順勢曉之以大義,太后已然知曉此番道理,但仍未徹底。故至此,仍未及時提起長安君,以防觸怒太后,從反面側面談及看似與正題無關的話,使人領會其意圖,以達到提醒啟示勸阻或教育的目的。

為使太后接受自己的觀點,觸讋先不直接接觸正題,虛晃一槍,藉由相類似的淺近事物虛設詢問,誘使對方作答表態,對方在不明究裡毫不提防中,按著你預設的思路作答,等你話鋒一轉切入主題,以對方的回答為依據順勢推出一個讓對方難以推翻的結論,迫使其接受勸說改變觀點。

那說教的主題,採取從遠處入手,前面看似無關,實與主題相連,充分利用話題內容的連繫,步步緊逼、暗中接近。在對方毫無察覺下,順勢推入主題;一如伏地前進,在適當時機制敵機先。當亮出意圖時,對方戒備盡釋,便可欣然接受新觀點。另外,要提高自己意見的影響力,重點在於要能提供有力的論證,能引述實際的事例作論據,猶豫固執的人就難以再為自己的偏見辯護。

此對於頑固強硬者,一般人習於正面進攻,勢必難以奏效,宜不急於亮出意圖,先將目的嚴密隱藏不讓對方絲毫察覺,先解除心理武裝,談話從遠處著手,好像不著邊際、離題千里,而實際正暗中迂迴接近,順勢推舟,使易於接受意見,言聽計從。

觸讋始終不直陳太后拒以長安君為質之誤,只見其巧妙運語,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竟能因勢利導、順水推舟,使太后完全改變觀點。不只順利游說太后,更能一箭雙雕,也順道為兒子討了官位,不管是有意或無意間達成,總是成果。

結語

《說苑•善說》:「夫辭者,乃所以尊君、種身安國、全性者也故辭不可不脩,而說不可不善。」(註12)說話人人都會,但要說得有趣生動,說得扣人心旋,就不容易,因為那就必須具備駕馭語言的能力。觸讋處於非常時機,正是子貢所言:「出言陳辭,身之得失,國之安危也。」(註13)關係著得失危亡,觸讋有非常之表現,其特色便在於從容不迫,條理清楚,能針對某一問題,抓住主要道理,考慮說話的邏輯,何者先說何者後說,前後呼應層層析入大大增強說服力。

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想對他人產生影響,有說服力的人往往善用一定技巧,以巧妙方式說服人,而不是詭辯誑人,製造適當環境,繼而又有效表達自己的意見,重要的是使對方能愉快接受。

 要使對方認同,一個善於講話的人,不僅要熟練說話技巧,同時須揣摩聽者的心理。須先吸引聽者注意力和興趣,使其樂於接受,否則一開始就反感,如何能繼續聽下去。因此與人交談切莫一開始就談意見不同的事,須著重談彼此意見相同的事,導出彼此追求的目的是相同。假若一開始雙方就不合,存下反感成見,如此就算是再千言萬語、句句真實也難以改變既存的成見。

每個人的智慧經驗有限,透過古籍汲取前人的經驗智慧,可以找到人生的參考方向。從中分析學習其溝通語言,洞察其運作方式,瞭解應變危機的處理態度及手法,則可防範禍患於未然。

一般人以為說話能力是靠天賦,往往懶於多加琢磨,其實能力,技巧是在不斷地學習實踐鍛鍊中提升。說話可以很隨便,也可以很巧妙,端看你是否有心去運用。出自肺腑之言,流暢又富有機智,自然足以聳動人心。

附註:

1  見於《戰國策•趙策四》

2  此事又並見於司馬遷《史記•趙世家》

3  班固《漢書•古今人表》則作「觸龍」

                                 註4  參見清•王念孫《讀書雜志》戰國策雜志卷二

註5  見《戰國策》,里仁出版社出版新校增補本,附馬王堆戰國縱橫家書等資   料,一九七三年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戰國縱橫家帛書所見。

6 日人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引胡三省曰『春秋之時,宋國之官有左右師,上卿也。』

7  同註5,各國國君及紀年,參于鬯《戰國策年表》

8  事見《戰國策》趙四秦攻魏取寧邑    

9《戰國策》趙三「秦圍趙之邯鄲」傳仲連事鮑彪注。

10  宋•洪邁《容齋隨筆》卷十三言諫說之難。

11  見《戰國策》燕二「陳翠合齊燕」事鮑本補注。

12  參漢劉向《說苑》卷十一「善說」

13   同註12

參考書目:

1  西漢劉向集錄 《戰國策》  新校增補本  里仁出版社  民國七十九年九月

2    西漢劉向《說苑》  中華書局   民國七十一年十月五版

3   東漢班固撰  唐顏師古注  《漢書》宏業書局出版  民國八十一年四月再版

4    日人瀧川龜太郎  《史記會注考證》 洪氏出版社  民國六十六年五月五版

5    宋•洪邁  《容齋隨筆》  臺灣商務印書館出版  民國六十八年六月一版

6   清•王念孫  《讀書雜志》  洪氏出版社  民國六十五年九月


在此顯示版權及其他內容說明。
有關此 Web 的問題或疑問的話,請洽[助教]
最近更新:2003年0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