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惠林:民國100年大泡沫 正當馬政府緊鑼密鼓斥資籌備慶祝建國百年之際,坊間出版了《民國100年大泡沫》這麼一本大觸霉頭的書,究竟是造謠?還是預言、警語? 作者由「外匯存底」這個一般被認為「多多益善」的迷思切入,將之徹底解構,而且以數據和圖詳加解說。 俗話說:「人者心之器。」意思是說「人的行為由心帶動」,而「心」則受後天的「觀念」深深牽繫。對於「外匯存底」、「出口進口」、「貿易」、「貨幣」這些人世間影響日常生活甚深的事務,卻因為錯誤觀念的誤導,產生負面的衝擊,甚至於埋下毀滅人間的種籽。 交易媒介變質營利 簡單的說,人與人之間的「交易」是自發性行為,用白話說,我的好東西換你的好東西,實現雙贏,而社會上千千萬萬人經由此行為來增進彼此福祉。推而廣之,國與國之間的「貿易」也同樣在互通有無,彼此「好東西與好朋友分享」,是一種「等價交換」的行為,至於價值高低的判斷則屬於交易雙方主觀的決定。 不過,交易行為是有「成本」的,為了降低交易成本,乃自然出現了「市場」和「交易媒介」,發展到今天,「貨幣」就是通用的交易媒介。但貨幣在今天卻已不只是交易媒介,本身被做為商品,加上衍生性金融商品的日新月異,連行家們都不禁感嘆:「貨幣究竟為何物?」人發明貨幣,如今卻深受其害,但貨幣之危害,不正是人造成的嗎? 我們都知道,「誠信」是交易順利的要件,因此交易標的應該是「好東西」,交易媒介也要有「信用」,參與交易的各方更不可存心欺騙、要有誠信。證諸現世,讓人遺憾的是,這些基本的觀念通通變了質。如果不努力扭轉,「2012」人類毀滅的瑪雅預言很可能成真! 在「2012」到來之前,台灣會不會先來場轟轟烈烈的大泡沫破滅呢?在「出口大於進口是順差,反之是逆差」的一般認知下,人們理所當然地認為「出口是好事,進口是壞事」,於是「賺外國人的錢愈多愈好」也就順理成章,「貨幣只是交易媒介」早被忘得一乾二淨。 於是,原本屬於「實質物品」之間的交換,竟然演變為累積「錢」,而且是外國的錢。到頭來這些錢不但不會做好事,反而會作怪,不但變成氾濫游資,流到哪裡,哪裡就氾濫成災,更糟糕的是,它還會腐化人的心靈,讓誠信倫理沉淪、消失,而貪婪、欺騙、自私將人淹沒。 不當管制擴大禍害 我在1988年,就以「富裕的煩惱-解開外匯存底過多的結」一文作過闡述,20多年來,台灣不但依然故我地繼續追求及累積外匯。更讓人難過的是,1985至90年發生在台灣那場金錢遊戲的悲慘結局,似乎沒成為教訓,而2008年金融海嘯的重錘也仍然敲不醒迷夢中的人民,甚至有人還在怪罪自由市場,還在賦與原本最該反省改過的政府更大的金融管制權。看來,人類已是「不到黃河心不死、不見棺材不掉淚」。 這本《民國100年大泡沫》雖然講的是台灣,其實是放諸四海皆準,直接而坦白地揭露政府不當管制政策和金錢為禍的真相。 值得強調的是,泡沫成形已是既成事實,能選擇的是讓它早破或晚破,愈晚破則危害愈大,因為泡沫會更大。換句話說,錯誤已造成,絕不可能不必支付代價的雲淡風輕,能做的只是讓代價減低,而認清真相、勇於承受、相互扶持就是因應良方。更重要的是,記取教訓、扭正觀念、尋回誠信倫理,由歷史來得到啟示,不要再讓歷史悲劇不斷重演。這本書,可以說是一面清澈的明鏡! 作者:吳惠林/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資料來源: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