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坡地防災實驗室 設立定旨 台灣本島位於東亞大陸棚之邊緣,島上地形受到歐亞大陸板塊、菲律賓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擠壓之影響,高山疊起,在全區三百六十餘萬公頃之面積中,近四分之三的區域屬於山坡地。此外,台灣地區地狹人稠,由於近年來工商業蓬勃發展,對於土地需求日益殷切,在平地使用漸趨飽和之際,山坡地之利用遂成為未來發展不可避免之趨勢;惟山坡地之開發利用有別於平地,尤其台灣地區地質構造複雜、地形陡峭、降雨集中同時逕流量大且侵蝕嚴重、以及颱風地震頻仍,因此也不時傳出因山坡地之不當開發所造成之災害。民國八十六年八月十八日溫妮颱風過後之林肯大郡山坡地災變更造成了28人罹難,50人輕重傷,80戶房屋全毀,20戶房屋部份傾斜塌陷之慘重損失。此次災變頓時成為全國之熱門話題,也喚起了國人對於山坡地之開發工程技術以及坡地防災之重視 造成這些山坡地不當開發之災害的主要原因,乃是由於目前從事山坡地開發業者多缺乏專業知識且無完整之開發計劃,往往忽略工程環境特性以致每逢豪雨則坡地災變頻傳。為落實本土化之坡地防災教育,本系乃規劃一系列之課程以提升學生有關於坡地開發工程之技術水準,這些課程包括:土壤力學、基礎工程、工程地質、工址調查、地盤改良以及坡地開發工程等課程。為使往後之教學能達到課堂講解與實習操作並重,本系乃建立一具有特色之坡地防災教學實驗室,來加強上述課程修習學生之實習操作技能,以達到改善教學品質的目標。此一教學實驗室分為室內之理論與小型實驗室以及室外之大型防災教學試驗場兩個部分。本坡地防災實驗室建立除可供本校師生教學及研究之用途外,亦可配合推廣教育班及短期訓練班課程之實施,提供山坡地開發從業人員一個再進修之機會,也更廣泛地落實了本土化之坡地防災教育的目標。 研究領域
實驗項目
主要儀器設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