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建築設計之一般性課題探討

1.校園建築型態及配置之架構

  國內之中小學校園型態,最明顯之特徵即是其建築空間型態為「單邊走廊單教室」及「雙邊走廊單教室」,而配置成「一」、「L」、「U」、「□」字型,且每一翼棟均長達百餘公尺,或隨校地或學生或經費(國民所得)之變動而漫無章法成長,前者為成權體制思想下,管理、監視方便之產物,後者則為應付、敷衍心態之結果,茲分析如下:

 (1)優點方面:

  (2)缺點方面:

  (3)建議

2.校園建築及造型外觀及營建水準

  台灣之校園風貌,在前揭之配置侷限下,所呈現之建築風格,稱不上是優美,尤其是國中小學經常是一排行政兼教室大樓聳立於學校入口,外觀清一色之建材,再附著後來敷設之冷氣機、鐵窗、花盆等等,甚至可說是醜陋,如此之校園空間景觀如何陶冶學生之美育?實令人懷疑。

  除了建築物之外觀、造型外,校園建築物以往總是在經費不足及人謀不臧之雙重戕害下,成為營建水準頗低之建築物,例如結構系統之誤用(單跨距架構及短柱效應等)、建材之省略(面磚低劣甚至僅用粉刷)、施工品質之粗糙等等。早年台灣經濟尚待萌芽時期,上述狀況可謂情猶可原,但是近年來,台灣經濟成長,教育受到重視,經費相較其他領域還算充裕之情形下,則此種現象依舊存在,校園主事者及環境規劃專業者均難辭其咎。是故,吾人建議:

(1)校園之建築物及硬體設施等環境之營造,應交由使用者及環境規劃耆共同參與執行。

(2)採公開之方式甄選最佳之執行方案規劃、設計之過程鼓勵使用者參與提供意見及需求。

(3)營建之過程中,除專業之監造外,亦可將業主(使用者)之意見成為規範,要求承包廠商落實建造。

(4)預算編列及發包過程須符合合理、公平、透明之原則,低標之擬定應考量社會實際狀況及營造廠之合理利潤,始能達到工程之順利進行。

(5)遴選建築師應以專業評審為主體意見,選擇最佳之案例及最有創意企圖之建築師,而非侷限於經費或礙於人情而選擇普通、保守者,如此環境景觀之提昇始有契機。

3.校園使用活動之分區

   校園是一個學習生活之場所,雖然並非教室才是唯一學習之地方,但為確保學習成效,學習行為干擾之排除是一重要關鍵,一如「都市」其空間亦須適當區隔以確保其使用機能之發揮。校園中較粗略可分為動靜兩區、隨其機能內容分化可再細分為「教學區」、「行政區」、「活動區」、「運動區」、「宿舍區」等等,在每一校園基地內,各有其適宜之區位及彼此間之互補或互斥。

國民中小學校合主要建築空間功能分類如下所示:

台灣之學校,可能受限於地狹人稠,土地資源稀有昂貴,普遍是呈現密集發展現象,是故普遍可見到教室包圍操場,學生課餘活動區域零碎且傭遠,同幢建築物動靜干擾之混亂情形,影響各種形式之學習,反而是培養全世界最能忍受「噪音」、「混亂」之人民。因此,吾人擬提出「領域深度」及「噪境背景層次」及「隔離縫合空間」之觀念供參。

 (1)領域深度

  如同個人於空閒內視其活動或使用之「公共/私密」相對程度,而區隔之領域深度界定,如經由玄關進入客廳再至餐 廳,則其領域深度為餐廳深於客廳;客廳深於玄關,學習空間亦若是,吾人可研擬學生於校園內,何種空間須先到達,何種空間之使用行為須愈私密(俾使其專心),來安排整個校園之使用分區及空間層次。

 (2)噪境背景層次

  凡是令人不悅之音響,即為噪音,在此吾人衍義:凡是不利(影響)學習之環境,稱為「噪境」。通常以聲音影響最大,光線、溫度、風、物等次之。吾人亦須先行研擬校園各個空間之噪境忍受程度,並同時考量基地環境本身之特質,相互搭配,而得出最佳之學習分區配置。

 (3)隔離縫合空間

  台灣校園基地普遍不足,都市中之學校更是狹小,即使是用心規劃一校園活動空間之分區,在距離不足之情形下,效果不彰,因此,具有隔離縫合效果之場所,便是一必要設計,如植栽、屏牆、庭園、造景可供多用途之場所。

4.教學空間之組織及單元

  台灣傳統之教學空間均沿襲於日據時期之學校,其模式均為數間教室一直線排列,而以走廊做為串連之介質,如此長條型建築單元數個,組合圍蔽出一個庭園,走廊留設於內庭側,形成一課餘時間,師生共享之軟性休閒場所。此類建築物,吾人仍可由幾座歷史悠久、保存良好之校園中得見,如師範大學、成大數學館、建中紅樓、中山女高、台南一中等,且這些建築物仍為其校友所懷念、津津樂道其當年學生生活點滴,反倒是後來興建新穎之雙邊走廊教室並未受到好評,因此,此種模式並非是一落伍或不良之教學空間單元,關鍵仍在於教學空間之組織(配置)結果是否能凝聚師生意識,而教學之單元以現在之標準而言,則在於其是否能適應多元化社會所必須導入之多元化彈性教學之使用。

 (1)教學空間之單元

  在目前一片開放教育之思潮中,「教室」之固定隔間似乎被認定是一種藩籬,亟需去除,因此國內建築規劃者常是全盤移植自歐、美、日等國之開放式教學空間而設計為大型空間,以活動隔屏取代之,但是在國內相關之教學方法、課程內容等等,尚未通盤變革之情形下,其使用之結果是隔音不良,活動互相干擾。現階段之校園建築作法應仍是考量國情及教學需要,普通(傳統)教室仍有其使用上之優點,另為因應新近科技及教學方式而設置尺度、空間或可彈性多元化之教學空間。

 (2)教學空間之組織

  基於前述所提之案例,良好印象、記憶深刻之校園是需符合人性需求的,沒有固定之組織模式是絕對正確的,仍需靠使用之師生能否於該空間產生場所記憶,因此,「凝聚」是重要之關鍵,所以一般而言,合院式是較「U」或「L」及「一」字型組織容易建立校園意識,惟須注意不能流於「封閉」。

5.校園戶外空間之架構

  學校在都市計畫中被視為一公共設施用地,在都市鼓計中被賦予開放空間之角色。即在於其具有使用程度相當高且面積相當大之戶外空間,尤其是運動場及球場等設施。除此之外,小型之庭園、廣場、角落、廊道亦是師生及當地民眾均可共享之戶外空間,如何善加設計成其系統架構,是規劃專業者之主要課題。

 (1)開放空間系統之架構理論

  開放空間可分為廣場式及帶狀式,在校園之戶外空間亦可如此區分:

  A.廣場式--面積由大至小,包括戶外之運動場、中庭、校門入口廣場、庭院、角落等,及半戶外之門廊、露台、屋頂平台等。其主要功能為負擔活動使用。

  B.帶狀式--由接近校園之動線來看,包括校園其週邊道路之通學巷,人行道,入口引道,校園軸線林蔭道、庭園步道、服務道路及走廊等。其主要功能為交通性質,達到通行交流之任務。

 (2)開放空閒之任務指定及規範

6.省能環保及永續生態建築之考量

  西元一九六二年,李察.卡森女士著『寂寞之春天』言及地球生態反撲,帶給人們「我們只有一個地球」之警言。環境保護運動即須從教育著手,近年來,建築產官學界亦開始重視環保意念落實,而提出「綠建築」之概念。在本次地震重創中肇因音人對台灣土地環境資源之戕害,所帶來之巨大損失,亦是檢討反省之一重要緣由。因此,在校園重建過程及營建上,應本於「綠建築」之諸項課題,逐一實踐之。

  校園重建工程將於規劃、設計之實務階段,詳細參考教育部委託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研訂之『地震受災國民中小學建築規劃設計規範』中有關校園綠建築規範之七項指標,分別於敷地、景園、設備、構造、水電及建材選用等方面,逐項落實執行。摘要如下:

 (1)綠化指標

 (2)基地保水指標

 (3)水資源指標

 (4)日常能源指標

 (5)CO2減量指標

 (6)廢棄物減量指標

 (7)污水及垃圾指標

7.校園之意象塑造

  九二一地震發生後,受創學校之師生,在生命財產遭天地掠奪後,仍須鼓起勇氣繼續教與學之工作,迎向未來,其處境是悲慘的。然而,如能藉此機會宛如「浴火鳳凰」之再生,是歷史性之機會亦是挑戰性之任務。專業規劃者與使用者,在思索重建學校校園及建築時,可不必也不應再制式地複製傳統學校建築形式,應妥善把握此次契機,以前瞻性之眼光,鄉土化之關懷,一方面來構思落實新教育理念下之學習環境,一方面重塑校園之意象及自有之特色。

 (1)校園之象徵性空間

 (2)校園之記憶空間

 (3)校園之獨特性空間

8.校園與社區可能之互動模式與空間

  往昔物力惟艱之時代,學校主事者為善盡保管維護學校資源、財產等之職責,均是將校園於課後對外封閉,而與周邊環境脫離,因而學校做為一公共設施之機能僅為知識之訓練所,做為一開放空間之角色,僅為提供學生日間收留及民眾之視覺舒緩罷了。邇來,民眾權利意識高漲,回歸本土意願抬頭,校園亦開始改變態度歡迎社區民乘之投入參與。其互動模式興空間如下:

 (1)教育行政、策略之參興

 (2)社區教育,終身學習

 (3)教育硬體資源之共享共用

 (4)開放空間之開放

9.現階段之校園空間決策模式

  主要仍須回歸探究「誰是主要使用者」及「主要做何使用」﹖因此『建成環境使用後評估(Post-Occupancy Evaluation)』及課程內容教學形態之研究是極為必要的,將為未來設計規劃之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