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昇整體教學品質專案計畫
参、 計劃目標 (發展重點項目)
本計畫首在以實做之訓練方式,提升學生專業知識及操作能力。期望利用質譜儀及核磁共振光譜儀之技術,發展並建立生化分析領域之提昇與充實(第一子計畫:「生化分析領域提昇教學品質」);利用分子生物及細胞學之專業知識,使用現代生物科技改進天然物產品及其確效方法(第二子計畫:「天然物活性確效領域提昇教學品質」);使學生得以配合課堂所學的理論,在實驗室中經由試作而熟練,以達成培育符合未來生物科技產業所需,嫻熟操作技術並兼備理論基礎的人才為目標。取得特色證照學生,不但在直接進入產業界具有實作能力的優勢競爭力,對於更上一層樓的研究進修,亦因兼具學理與技術的基礎而具進路優勢。各子計劃之目標請詳見附件A。
本計畫之總目標再於藉由本計畫之推展在技職體系理論與實務兼顧的教育理念之上,加重實務操作能力,並以認證方式執行學生品保,以培育具有競爭力而為生技產業急需的實務科技人才。一方面協助國內生技產業發展,進而提昇國家競爭力;另一方面使本校生物技術教育得以在產業界建立口碑,形成特色。
肆、具體內容及配套措施:
(一) 硬體設施規劃
1. 校內發展整合情形:本校購置之Bruker AV-500核磁共振光譜儀已於91年8月完成裝機,於91年9月19日完成驗收,並開始正式運作。核磁共振光譜儀運作對一維及二維實驗均可順利完成。92年度共完成245件送測服務,年度總服務時數為2531.5小時。總服務金額為718,900元,均由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案中所編列之貴重儀器使用額度支付。
2. 飛行時間質譜儀已於93學年度第1學期完成第一階段裝機。目前已正式運作並開始測試樣品分析條件,預計將於93學年度第2學期起正式對外接受樣品送測之服務。
3.硬體設施規劃 (實驗室平面圖)
4. 生技所空間分布在本校理工大樓四樓及人文科技大樓九樓。除所辦公室與研究生室外,共設有三間專業實驗室,分屬兩個研究群。92學年有數百萬的經費投入儀器設備的採購,經費大多透過國科會計畫案,部份則由本校核定之設備費支出(約五十七萬)說明如下:
(1)生化分生實驗室(G 906):負責教師:曾耀銘教授。主要支援課程:生物程序專題、專題討論及應化系專題討論課程。主要設備有:振盪培養器、二氧化碳培養箱、操作台、無菌操作台、雷射光源雷射螢光組螢光測定儀、單波長雷射螢光偵測器、萃取器脂肪萃取裝置、離子分析儀、液相層析儀、蛋白質液相層析系統、液相層析儀、高效能液相層析儀、冷房、純化濃縮器、超過濾濃縮純化系統、電泳用壓克力槽、高效能毛細管電泳分析儀、倒立位相差顯微鏡、真菌培養室、質譜儀、液相層析串聯質譜。細胞培養量產之變化參數及控制方法。
(2)生物程序工程實驗室(G 908):負責教師:曾耀銘教授。主要支援課程:生物程序專題及應化系專題研究、生化工程專題課程。主要設備有:振盪培養器、低溫迴轉式振盪培養箱、毒氣排氣櫃排煙櫃、水份含量測定器、超臨界流體萃取系統、高性能電氣透析儀、高效能液相層析儀L-7100、照相機、電膠泳照相系統(含鏡頭)、冷凍乾燥機、真空冷凍乾燥機、IEF蛋白質二維2D等電電泳系統、紫外可見光偵測器L-7400、垂直式電泳槽、儲槽轉漬膜染槽、軟體二維電泳膠片分析SET、高密度二維電泳掃描器。
(3)植物組織培養實驗室(E 416):負責教師:蔡新聲教授。主要支援課程:植物生技專題及植物組織培養技術課程。主要設備有:溫度控制器、振盪器、顯微鏡、倒立顯微鏡 (含螢光系統)、真空減壓濃縮機、遠紅外線滅菌、高速冷凍型離心機、蒸餾水製造機、電氣生長恆溫箱生長箱、雙眼實體顯微鏡、循環槽聚合酵素連鎖反應溫度循環器、照相機、電泳膠照相系統、液體浸漬系統及培養室等。
(4)質譜實驗室(G-1018):負責教師:張玉珍教授。配合飛行時間質譜儀之購置,與本系之氣相層析光譜儀組成質譜實驗室。將進行儀器分析實習及生物巨分子光譜學等課程之執行。
(5)儀器分析實驗室(G-916):負責教師:陳政男教授。主要支援課程:儀器分析、儀器分析實習、應用化學實習、物理化學實習。主要設備:紫外/可見光譜儀、紅外線光譜儀、螢光光譜儀、原子吸收光譜、氣相層析儀、分光光度計、旋光儀、毛細管電泳、高效能液相層析儀等。
(6)兩個子計畫實驗室之詳細空間規劃請參閱附錄A及附錄B。
(二) 課程規劃
生化分析及天然物活性確效領域提昇教學品質計畫相關課程
(1)基礎課程:
生物化學、生物材料實習、分子生物學、微生物學
物理化學、應用化學實習、無機化學、應用化學導論
(2)進階課程:
分子與細胞生物學
生物材料導論實驗
(3)應用課程:
生物技術產業特論
植物生技專題
生物程序專題
(三) 使用及管理規劃
1. 使用者之管理規範成立儀器管理委員會,依GLP之精神,建立實驗室之標準作業程序,訂定儀器使用方法及操作程序,使學生在教學實驗室能依循規範,完成實驗工作,避免意外發生,以及於意外發生時,能臨時應變進行危機處理。
2. 儀器之管理規範由儀器管理委員會制定實驗室及儀器之使用規範及維護保養制度,以發揮儀器最高使用價值及效率。並且提供全校同仁之使用,以節省經費並避免重覆購置,同時建立人員之使用登記及實驗記錄。
3. 環境安全之管理規範成立「朝陽科技大學生物實驗安全委員會」,以確定生物性防護之層級及安全度評估。實驗室廢棄物由本校環安組管理與監控。
4. 未來推動建教合作計畫時其使用規範之制定在與生技產業界建立建教合作計畫關係下,得以提供產業界之模型規劃試作之用,以減少業界在研發時之硬體投資。
5. 質譜儀預計將於94年申請加入國科會貴重儀器中心運作計畫,將訂定使用辦法及管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