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st updated: Oct. 25, 2023


智度論卷第15

相關資源:

[科]羼提波羅蜜:法忍:

  • [論]問曰:云何名法忍?
    • 答曰:
      • 忍諸恭敬、供養眾生及諸瞋惱、婬欲之人,是名生忍。忍其供養、恭敬法及瞋惱、婬欲法,是為法忍
      • 復次,法忍者,於內六情不著,於外六塵不受,能於此二不作分別。
        • 何以故?
          • 內相如外,外相如內,二相俱不可得故;
          • 一相故,因緣合故,其實空故,一切法相常清淨故,如、真際、法性相故,不二入故,雖無二亦不一。
        • 如是觀諸法,心信不轉,是名法忍。
        • 如《毘摩羅鞊經》中,
          • 法住菩薩說:「生、滅為二,不生、不滅是不二入法門。」
          • 乃至文殊尸利說:「無聞、無見,一切心滅,無說、無語,是不二入法門。」
          • 毘摩羅鞊默然無言,諸菩薩讚言:「善哉!善哉!是真不二入法門。」
      • 復次,一切法有二種:一者、眾生,二者、諸法。菩薩於眾生中忍,如先說;今說法中忍。法有二種:心法,非心法。
        • 非心法中有內、有外:外有寒熱、風雨等,內有飢渴、老病死等。如是等種種,名為非心法。
        • 心法中有二種:一者、瞋恚、憂愁、疑等,二者、婬欲、憍慢等。是二名為心法。
        • 菩薩於此二法,能忍不動,是名法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