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揚聖教論卷第17
相關資源:
[論]成不思議品第十
:
[科]應離不可思議處方便思惟
:
- [論]論曰:要先思惟方入現觀,是故應離不可思議處方便思惟。
[科]不可思議處:
- [論]云何名為不可思議處?
- 頌曰:九事不思議,由依止五處,有五種因故,德、失俱三種。
- 論曰:
- 有九種事不可思議:
- 一、我,二、有情,三、世界,四、業報,五、靜慮者境界,
- 六、諸佛境界,七、十四不可記事,八、非正法,九、一切煩惱之所引攝。
- 若有思惟如是九事,必定依止五種處所方起思惟:
- 一、見,二、忍,三、推尋,四、利養,五、散亂。
- 依止於見,思惟我及有情
;
- 依止於忍,思惟世界
;
- 依止推尋,思惟業報、靜慮者境界、諸佛境界及十四種不可記事
;
- 依止利養,思惟非正法
;
- 依止散亂,思惟一切煩惱之所引攝。
- 問:何因緣故,如是九事不應思議?
- 答:五因緣故:
- 一、我及有情,無自相故,不應思議;
- 二、世界,現成相故,不應思議;
- 三、業報及二境界,甚深相故,不應思議;
- 四、不可記事,非一定相故,不應思議;
- 五、非正法及諸煩惱之所引攝,能引無義相故,不應思議。
- 若有思議如是等事,當知能引三種過失:
- 若不思議,能引三種功德,翻此應知。
- [佛光大辭典
(慈怡法師主編)]
-
十四不可記:
- 世間常,世間無常,世間亦常亦無常,世間非常非無常;
-
世間有邊,世間無邊,世間亦有邊亦無邊,世間非有邊非無邊;
-
如來死後有,如來死後無,如來死後亦有亦非有,如來死後非有非非有;
- 命身一,命身異。
[科]略由四因,於不可思議事自不應思惟,亦不應為他記別
:
- [論]復次,
- 頌曰:不應思、不記,當知由四因:非定一、甚深、引無義、相住。
- 論曰:
- 又若略說,由四種因,於不可思議事自不應思惟,亦不應為他記別:
- 一、我及有情,若有、若無,非一定故,不可思惟,不可記別;
- 二、業報及二境界,皆甚深故,不可思惟,不可記別;
- 三、世界、不可記事、非正法、一切煩惱之所引攝,引無義故,不可思惟,不可記別
;
- 四、真如於行等法不即、不離,其相法爾安住故,不可思惟,不可記別。
[科]不應思我若有、若無,於他有情亦不應思一、異
:
- [論]復次,
- 頌曰:不思我有、無,成二過失故。於他亦二失,不應思一、異。
- 論曰:
- 不應思我若有、若無。
-
何以故?成二過失故。
- 若思為有,即於非實有義起增益執過;若思為無,即於假有義起損減執過。
- 於他有情若執一、異,亦成二過。
[科]不應思有情世界、器世界如是生、非不如是生
:
- [論]復次,
- 頌曰:二雖不依見,成故不應思。不思如是生,三過所隨故。
- 論曰:
- 有情世界、器世界,此之二種雖不依見,亦不應思。
- 問:何故不思此事如是生、非不如是耶?
- 答:若如是思者,或謂即如是,或謂異如是,或謂無如是,此三種過所隨逐故。
[科]業、報甚深,不應思議:
- [論]復次,
- 頌曰:善趣與惡趣,二作者非定。過去善、惡業,處、事等難思。
- 論曰:
- 於業報中,不應思議。
- 修福行者定往善趣,為惡行者定往惡趣,不決定故。
-
又過去世淨、不淨業,若處、若事,若因、若報等,不可思議。
[科]靜慮者及諸佛二種境界中,真如及無漏性,諸佛等成所作義利,皆不可思議
:
- [論]復次,
- 頌曰:真如、無漏性,成所作義利,靜慮者、如來,無譬、自在故。
- 論曰:
- 靜慮者及佛二種境界中,真如及無漏性,皆不可思議。
- 又諸佛等成所作義,謂所作利益眾生事,亦不可思議。
- 何以故?
- 無譬喻故,一切世間無有少事能譬甚深二種境界。
- 又自在故,諸如來等由內證得心自在故起所作事,世間所有一切作用若離因緣和合所不見故。
[科]一切不應記事,不應思議:
- [論]復次,
- 頌曰:外道所宣說、能引無義利、非理、遠四處,無記不應思。
- 論曰:
- 一切不應記事,不應思議。
- 諸邪外道之所說故;
- 能引諸無義利故;
- 不如正理故;
- 遠離四種正思惟處故:謂因思惟處、果思惟處、雜染思惟處、清淨思惟處。
[科]若思惟彼有三種過:
- [論]復次,如前所說,若思惟彼有三種過。
- 云何而有?
- 頌曰:非處勤功用,毀謗於大我,不修清淨善,故成三過失。
- 論曰:
- 由於非處勤功用故,起心亂過失;
- 由於得靜慮者及佛世尊毀謗最勝功德故,生非福過失;
- 由不發起淨善法故,
有不得善過失。
[科]於可思議處如理思惟,具八種功德
:
- [論]復次,
- 頌曰:遠離不思議,思可思議處,具八種功德,故如理應思。
- 論曰:
- 由於不可思議處強思議者,有如是過失,故應遠離。
- 於可思議處如理思惟,若如是思具八功德。
- 何等為八?
- 所謂能善了知闇說、大說,
- 依義思惟、不依文字,
- 少以淨信信解,
- 少以慧觀觀察,
- 堅固思惟,
- 審諦思惟,
- 常勤思惟,
- 於所思惟善能究竟中無懈退。
[科]於不可思議處不應思惟之因:
- [論]復次,
- 頌曰:
諸佛之所說、遍知等無違五因、二因故,於此不應思。
- 論曰:
- 由五因故,於不可思議處不應欣樂思惟:
- 謂諸佛所說故,
- 及於四諦中遍知、斷、證
、修不相違故。
- 又略由二因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