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論記卷第01

Last updated: Sep. 04, 2021


相關資源:

[記]論本卷第一

[科]初發論端六門分別

  • [記]初發論端六門分別:一、敘所為,二、彰所因,三、明宗要,四、顯藏攝,五、解題目,六、釋本文。
    • 第一、敘所為者,此論所為有何等耶?如釋論明,有十番兩緣
      • 一、為法久住及利有情故。
      • 二、為聖教已隱沒者重開顯、未隱沒者倍興盛,及有情界中有種姓者出生死、無種姓者脫惡趣故。
      • 三、為捨無見及有見故。
      • 四、為成熟菩薩性人,唯依大教,遍於諸乘文義果,生巧便智,斷障得果,自他俱利;及二乘無 性,亦依大教,各於自乘文義行果,生智斷伏,得自乘果,離惡趣故。
      • 五、為執著邪教不信大乘者及於深經種種意趣迷亂誹毀者,令生信解故。
      • 六、為攝益樂略言論及樂廣者故。
      • 七、為立正論及破邪故。
      • 八、為顯三性有、無,及世間、道理、證得、勝義四法門故。
      • 九、為開隨轉、真實二種理門,令知二藏、三藏法教不違;及開因緣、唯識、無相、真如四理門,令修觀行有差別故。
      • 十、為示境別,令知諸法體、相、位別;及示行別,令知三乘方便、根本、果差別故。
      • 如是等類所為諸緣,處處經論種種異說,當知皆是此論所為。
        • [玅境講記]釋論瑜伽師地論釋,最勝子等諸菩薩造,三藏法師玄奘譯 。
          • 十番兩緣:十次兩個因緣
          • 三性就是三自性: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遍計所執是畢竟空的,所以是無;依他起是如幻有、圓成實是真實有,那叫做有。
          • 隨轉:隨順學習佛法的人的根性而轉
          • 二藏:菩薩藏和聲聞藏
          • 真如:是因緣、唯識、無相所悟入的理性
          • 因和果都是因緣生法,因緣生法就是無自性的。在無自性那一方面看呢?因果是沒有的,因也不可得,果也不可得,眾生也不可得,乃至佛都是不可得。
          • 但是無自性空,同時因緣還是宛然有的。如幻如化的因緣生法還是有,只是因緣生法裡面沒有自性就是了,因緣生法還是有的,所以還是有因有果 。
          • 高、低、深、淺 。
          • 根本發心 。
          • 三乘中的菩薩乘就是佛乘,菩薩是因,佛是果 。
    • 第二彰所因者,
      • 按釋論等云:佛涅槃後,魔事紛起,部執競興,多著有見。
        • 龍猛菩薩證極喜地,採集大乘無相空教,造中論等,究暢真要,除彼有見。聖提婆等諸大論師造百論等,弘闡大義。由是眾生 ,復著空見。
      • 九百年時,有出家士名阿僧佉,唐云無著,應中印度阿瑜陀國(本生處者北印度犍馱羅國是也),其國王城西五百里,營立禪省,領數百人授以禪法。
      • 無著為人,位登初地,證法光定,得大神通,事大慈尊,請說此論等。
      • 慈氏菩薩隨無著機,恆於夜分,從知足天降於禪省,為說五論之頌:一、瑜伽論,二、分別觀行名分別瑜伽論,三、大莊嚴論,四、辨中邊,五、金剛般若。
      • 于時門人,或見光明,不見相好,不聞教授;或見相好,不聞教法;或見 、聞者。然世代玄遠,名既湮滅,唯有無著,天、人共知,感慈氏化,飡受諸教。
      • 今此論中,理無不窮、事無不盡、文無不釋、義無不詮、疑無不遣、執無不破、行無不備、果無不證。自非玄鑒高士,孰能唱和於此者哉?
      • 奘法師以超世之量,悼還源之梗流,故能出玉門而遐征,戾金沙而殉道。乃到中印度摩揭陀國那爛陀寺,遇大三藏尸羅跋陀羅。始聞此論,文義領會,意若瀉瓶。
        • 雖復所逕諸國備通群章之妙,而研究法相特思於茲文。既而旋軔上京,奉詔於弘福寺,以貞觀二十一年五月十五日肇譯此論,至二十二年五月十五日絕筆解座。
      • 此論梵本有四萬頌,頌三十二言,譯為一百卷。自佛法東流,年載修遠。雖聞十七地論之名,而不知十七者何也。
      • 地持、善戒,但是菩薩一地;決定藏論是決擇分初,自餘漢土皆未之有
        • (善戒經是求那跋摩譯,地持論是曇無讖譯。傳聞梁武帝時,真諦太清四年歲次庚午十月,往富春令陸元哲宅,為擇瓊等二十名德,翻十七地論,始得五卷)。
      • 今始部分具足,文義圓明。蕩蕩乎明大明於重 宥、鍠鍠焉聲希聲於宇內,斯可謂整蹄駕於玄途、闢幽關乎虛室者也。
        • [玅境講記]龍猛菩薩龍樹菩薩 。
          • 極喜地菩薩十地的初地 。
          • 提婆龍樹菩薩的弟子 。
          • : 現
          • 禪省:禪堂
          • 知足天:兜率天
          • :吃飯,學習佛法就像吃飯似的
          • 超世之量:超越世間的那種大智慧、大慈悲心的心量
          • 還源之梗流:對一些佛法的真實義尚有疑惑
          • 尸羅跋陀羅:戒賢論師
          • 意若瀉瓶:就像一個瓶子裡邊裝的水,把它瀉到另一個器裡邊的時候那樣子,就是他能夠全面地領會了
          • 旋軔上京:返回中國京城
          • 玄途:微妙的聖道名
  • [](3)第三明宗要者,釋論下云:又十七地具攝一切,文義略盡。後之四分,皆為解釋十七地中諸要文義,故亦不離瑜伽師地。由是此論用十七地以為宗要。
  • [](4)第四顯藏攝者,釋論下云:雖復通明諸乘境等,然說者問答決擇諸法性相,意為菩薩令一切皆得善巧,修成佛果,利樂無窮。是故此論屬菩薩藏阿毘達磨,欲令菩薩得勝智故。
    • [釋]阿毘達磨: 對法,對觀是因;對向涅槃(玅境長老,瑜伽師地論講記)。
  • [](5)(第五解題目者,摘自韓清淨分別瑜伽品中解釋的)梵音瑜伽,此云相應。然此瑜伽依瑜伽釋,兩釋不同。一云:通說三乘境行果等所有諸法,皆名瑜伽,一切並有方便善巧相應義故。
    • [釋]瑜伽釋: 瑜伽師地論釋(玅境長老,瑜伽師地論講記)。
    • [](a)境瑜伽者:謂一切境無顛倒性、不相違性、相隨順性、趣究竟性,與正理、教、行、果相應,故云瑜伽。此境瑜伽,雖通一切,然諸經論,就相隨機,種種異說。或說觀待等四種道理;如是乃至說蘊、界、處、緣起、諦等,皆名瑜伽。總具四性(一切境無顛倒性、不相違性、相隨順性、趣究竟性),順四法故。
      • [論](摘自瑜伽師地論卷第25)云何以稱量行相,依正道理思惟諸蘊相應言教?謂依四道理無倒觀察。何等為四?一、觀待道理,二、作用道理,三、證成道理,四、法爾道理。
        • [論]云何名為觀待道理?謂略說有二種觀待:一、生起觀待,二、施設觀待。生起觀待者:謂由諸因諸緣勢力生起諸蘊。此蘊生起要當觀待諸因諸緣。施設觀待者:謂由名身、句身、文(字)身施設諸蘊。此蘊施設要當觀待名、句、文身。是名於蘊生起觀待、施設觀待。即此生起觀待、施設觀待生起諸蘊、施設諸蘊,說名道理瑜伽方便,是故說為觀待道理。
        • [論]云何名為作用道理?謂諸蘊生已,由自緣故,有自作用,各各差別。謂眼能見色、耳能聞聲、鼻能嗅香、舌能嘗味、身能覺觸、意能了法。色為眼境、為眼所行,乃至法為意境、為意所行。或復所餘如是等類,於彼彼法別別作用,當知亦爾。即此諸法各別作用,所有道理瑜伽方便,皆說名為作用道理。
        • [論]云何名為證成道理?謂一切蘊皆是無常,眾緣所生,苦、空、無我。由三量故,如實觀察:謂由至教量故、由現量故、由比量故,由此三量證驗道理。諸有智者,心正執受,安置成立。謂一切蘊皆無常性、眾緣生性、苦性、空性及無我性,如是等名證成道理。
          • [釋]至教量: 符合三法印、符合一實相印的教法(玅境長老,瑜伽師地論講記)。
          • [釋]現量: 現前正知,沒有迷亂,沒有分別(玅境長老,瑜伽師地論講記)。
          • [釋]比量: 經過推論,由「有分別」而得到的正知(玅境長老,瑜伽師地論講記)。
          • [釋]離蘊無我是人空,即蘊無我是法空(玅境長老,瑜伽師地論講記)。
          • [釋]世間上為什麼苦,我們一般人不知道,有智慧的人都未必知道。我們舉出一個道理, 在阿含經裡面說出個道理來。佛有一天問諸比丘說:「遠遠的那個樹林子裡邊,這個木生出來的枝葉,那個葉落下來了,有外邊的人來了,把這樹葉子偷走了,你心裡面感覺怎麼樣?」比丘說:「我沒有什麼感覺,它偷走就偷走嘛,與我有什麼關係?我好像照常的,一點影響也沒有。」佛說:「是,好。如果你的衣服、你的缽被偷走了,或者你住的房子、玻璃窗戶被破壞了,你心裡面感覺怎麼樣?」比丘說:「這時候我心裡面會不舒服。」佛說:「為什麼呢?」比丘說:「這我不懂,我不知道。」佛說:「就是因為你對樹葉子遙遠的那些事情沒有執著,你不執著是我、我所,所以他偷走了,我無所謂。你自己的生命有關係的事情,你執著是我、我所了,所以他若給你偷走了就不行。」執我、我所換一句話就叫做愛,說我也是有愛,我所也是有愛,就是有愛的關係。這樣說,這個不舒服的感覺就是苦的感覺,這痛苦的感覺從那兒來呢?從愛來的。愛無常了,所以是苦。但是我們人呢,還非要愛不可,所以就是非苦不可了(玅境長老,瑜伽師地論講記)
        • [論]云何名為法爾道理?謂何因緣故,即彼諸蘊如是種類?諸器世間如是安布?何因緣故,地堅為相、水濕為相、火煖為相、風用輕動以為其相?何因緣故,諸蘊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何因緣故,色變壞相、受領納相、想等了相、行造作相、識了別相?由彼諸法,本性應爾、自性應爾、法性應爾。即此法爾,說名道理瑜伽方便,或即如是、或異如是、或非如是,一切皆以法爾為依,一切皆歸法爾道理,令心安住、令心曉了。如是名為法爾道理。
          • [釋]等了: 普遍地去明了、去思惟觀察(玅境長老,瑜伽師地論講記)。
          • [釋]了別: 對於一切法有明了性的了別相(玅境長老,瑜伽師地論講記)。
          • [釋]或非如是: 或者是即如是、異如是都沒有(玅境長老,瑜伽師地論講記)。
      • [論]如是名為依四道理,觀察諸蘊相應言教。
    • [](b)行瑜伽者:謂一切行更相順故、稱正理故、順正教故、趣正果故,說名瑜伽。此行瑜伽,雖通諸行,然諸經論,就相隨機,種種異說。或說正修諸行,說名瑜伽;或說三十七菩提分法,說名瑜伽;或說奢摩他(止)、毗缽舍那(觀)平等運道,說名瑜伽;如是乃至復說菩薩所有殊勝慧悲,平等雙轉,名為瑜伽。具上所說四種義(一切行更相順故、稱正理故、順正教故、趣正果)故。
    • [](c)果瑜伽者:謂一切果更相順故、合正理故、順正教故、稱正因故,說名瑜伽。此果瑜伽,雖通諸果,然諸經論,就相隨機,種種異說。或有處說力、無畏等不共佛法,說名瑜伽;如是乃至或說有為、無為功德,皆名瑜伽。具上義故。
      • [釋]佛的境界有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玅境長老,瑜伽師地論講記)。
  • []如是聖教,亦名瑜伽,稱正理故、順正行故、引正果故。一云:正(主要的)取三乘觀行,說名瑜伽。數數進修,合理、順行、得勝果故。境、果、聖教,瑜伽境故、瑜伽果故、詮瑜伽故,亦名瑜伽,非正(主要的)瑜伽。
  • [記]梵言阿遮羅,此云師。有調化之功,匠物適機,群徒所放之美稱也。釋論解云三乘行者由聞思等次第習行如是瑜伽隨分滿足展轉調化諸有情故,名瑜伽師或諸如來證瑜伽滿隨其所應,持此瑜伽,調化一切聖弟子等,令其次第修正行故名瑜伽師
  • [記]梵云步彌,此云地者,生成住持義也。始自五識終暨無餘,凡聖因果統無不備,皆具能生成住持,有類於地,故云也。釋論解云:地謂境界、所依、所行、或所攝義,是瑜伽師所行境界,故名為地。(a,境)如龍馬地,唯此中行,不出外故;(b,依)或瑜伽師依此處所,增長自法,故名為地,如稼穡地;(c,依)或瑜伽師地所攝智,依此現行、依此增長,故名為地,如珍寶地;(d,行)或瑜伽師行在此中,受用自法,故名為地,如牛王地;(e,行)或諸如來,名瑜伽師,平等智等行在一切無戲論界、無住涅槃瑜伽中故,是彼所攝,故名為地;(f,所攝)或十七地攝屬一切瑜伽師故,如國王地。是故說名瑜伽師地。解云:其境及所攝,各唯一解;依,行二種,各有二解,合六番釋也。
    • [釋]經律論裡面說到這個「行」、說這個「依」。這個能依和能行是誰,就是一念心(玅境長老,瑜伽師地論講記)。
  • [記]梵云舍薩怛羅,此云論。釋論云:問答決擇諸法性相,故名為論。俱舍論云:教誡學徒,故稱為論。
  • [記]然則師有瑜伽,瑜伽之師,依主釋也。瑜伽師之地,亦依主釋。瑜伽即地,二體無別;地是所詮,能詮即論,瑜伽師地之論,亦依主釋。合為瑜伽師地論。有三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