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源:
[科]過患篇第十五:
[科]身相心相,苦惱過患:
- [法]身相者
,六道異類,陰大假成,感現前果,酬過去因,故名身相。
-
身相有八萬四千種形,依正二報,各各差別。一人徧受爾許種身,已經無量阿僧祇劫。
- 今誡觀身,唯及人道。
- 一人有九萬九千毛孔,八百種風出入其中
,八萬戶蟲徧身充滿,四百四病更互發動,三百六十骨節迭相依持,
- 百一十苦無時不受,三十六種不淨膿血合成陰身
,九孔漏瘡穢物流出。
- 如上苦業,始成一人,賢聖捨離,如除惡病
,故名觀身。
- 心相者,一念之間,九十剎那,生住異滅,猶如電光。塵起識生,貪境招報。
- 經云:貪欲心有二萬一千;瞋恚心有二萬一千;愚癡心有二萬一千;等分心有二萬一千,
- 合有八萬四千塵勞
,一百八種煩惱,五百四十種受有,九十八種使,故名觀心。
- 若入安般觀法,心所漸息,乃至九次第定,還歸一真清淨心中。
此清淨心,名為佛性,名真常法身。
- 無心之心,無相之相,如是觀察,名為淨心。
- [鈔]前遭風動,已息於外非。今察身心,令知於內患。故立此位,以次前篇。謂身報心動,名之為相,亦非樂招咎,故曰苦惱過患也
。
-
二萬一千:真諦准十使經云:
- 以貪等十為根本,謂貪、瞋、癡、慢、疑、身見、邊見、邪見、見取、戒禁取,一一各有九隨眠。
- 一即成十,十即成百。前、後、等分,各一百(成三百)。
- 置本一百,就前後二百中,又各以十使為方便,二百即成二千(并前成二千一百),
- 約五類眾生:謂多貪、多瞋、多癡、著我、思覺五品,各二千一百(成一萬五百),
- 配已起、未起,成二萬一千
。
-
一百八種煩惱:准智論:
- 六根各三受(苦樂捨受,三六成十八受),三受對三塵(好惡平平,亦計十八塵,并上十八受,都合三十六煩惱),復歷三世共成百八
。
-
九十八使:三界見惑有八十八使,三界思惑有十使。
[科]結頌:
- [法]偈曰:
- 廢緣託淨境,正命自養身。諦觀虛空心,隨分得解脫。
- 貪瞋若欲起,觀空以止遏。河沙煩惱根,定力能斷割。
- 專定不修智,小乘非大慧。雖復苦身行,徒自歷年歲。
- 定慧平等修,方知佛性體。直至大涅槃,何況世間諦。
- [鈔]廢緣託淨境:既觀身心差變,妄受輪轉,當宜癈滅塵緣,安心淨境。淨境者,即諸三昧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