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皇志在雲林科大]

課程--後現代設計研究

 第二篇作業(書評):
   評<後現代論(高宣揚著)>

 2003.12.03.
設計學院空間設計系 會議室

壹、前言    貳、書內容介紹與分析    參、背景評論    肆、文本評論    伍、結語    參考書目

 

書評《後現代論》

『後現代設計研究』課程 第二篇作業
董皇志

   高宣揚著,1999/10,臺灣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641

 ~~~~~~~~~~~~~~~~~~

 壹、前言

「後現代」可以是歷史時期的分隔點,相對於「現代」;「後現代」可以是歸結於高度資本義發展之下政治經濟與社會變遷的現象,是政治學、經濟學與社會學的趨勢;「後現代」亦可以是第三波以後的資訊社會生活型態與文化產出,是流行社會學、語言學、設計學、大眾傳播學、泛文化理論的探討議題。筆者選擇之書評----高宣揚著《後現代論》即從上述多種面向探索「後現代(Postmodernism)」之來龍去脈與廣泛的社會文化分析,立論角度從「現代(Modernism)」開始談起,最終以不確定性、資訊(言說)流變、以及遊戲化作結!

作者高宣揚現任臺灣東吳大學教授,並長期從事哲學及人文社會科學的跨學科研究。出生於浙江杭州人,1956-1966年於北京大學攻讀哲學,獲學士和碩士學位。旋於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多年。1979年赴法國巴黎第一大學深造,1983年獲哲學博士學位。曾先後於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巴黎第十大學和巴黎國際哲學研究院任教和研究。1989年起,任東吳大學教授迄今。著有:《流行文化社會學》、《布爾迪厄》、《存在主義》、《結構主義》、《弗洛伊德主義》、《新馬克思主義導引》、《實用主義和語用論》、《哈伯瑪斯論》、《解釋學簡論》、《哲學人類學》、《德國哲學的發展》、《羅素哲學概論》、《羅素傳》、《弗洛伊德傳》、《畢卡索傳》、《沙特傳》、《論後現代藝術的不確定性》、《李克爾的解釋學》、《當代社會理論》(上下兩冊)、《後現代論》、《魯曼社會系統理論與現代性》及《流行文化社會學》等專書以及其他多篇論文。

 

貳、書內容介紹與分析

本書出版於千禧年前的1999年,配合其論述之現代與後現代,正巧總結自18世紀啟蒙運動(或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文明史變動劇烈的百年史,其一。高宣揚留學法國正是後現代批判風起雲湧的樞紐,親炙當代文化大師,所著之後現代論述可屬華人世界的一手傳播,其二。

依高宣揚之『前言』本書之架構:

本書共分八章。第一章從總體上分析和說明後現代主義的不確定性,旨在開宗明義地揭示後現代主義的基本特徵。第二章主要分析後現代主義對現代主義的批判和超越,指明後現代主義和現代主義的相互關係,揭示兩者的相互穿插及其基本區別。第三章集中分析作為後現代主義立論基礎的符號批判和話語論述解構的策略及其歷史理論基礎。因此,本章內分別論述喬治.巴岱(Georges Bataille,1897-1962)、拉康(lacques Lacan,l901-1981)、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1915-1980)和波德里亞克(Jean Baudrillard,1929- )的語言符號批判理論對於後現代主義的決定性意義。第四和第五兩章分別論述被稱為解構主義或後結構主義的思想家德里達(Jacques Derrida,1930-  )和米歇.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的基本思想及其貢獻。第六章集中論述後現代女性主義的理論與實踐及其策略。第七章集中分析後現代文學批評理論的發展及其特徵。第八章集中論述後現代文學和藝術的反藝術性質。(高宣揚,1999:4) 《後現代論》一書之目錄如下:

前言

 

第一章  從後現代主表的不可界定性談起

第一節  後現代主義的模糊性

/1超越傳統文化的後現代主義 /2後現代性的不可表達和非表達特質 /3後現代主義的多元性 /4跨學科和多流派構威的思潮 /5後現代思想隊伍的複雜性 /6後現代主義的非同質性 /7後現代主義同現代主義以及同傳統文化的交錯性和對立性 /8後現代自由創作的不確定性原則及其多種可能性

第二節  作為一個歷史範疇的「後現代」

/1「後現代」的歷史意義 /2後現代歷史觀的結構主義和後結構主義基礎 /3「後現代」對傳統歷史觀的批判 /4「後現代」與「現代」之間的三重結構關係 /5對「後現代」的歷史界限的不同論述 /6「現代」歷史界限的不確定性 /7資本主義總危機與「後現代」 /8「後現代」歷史意義的象徵性

第三節  作為一個社會範疇的「後現代」

/1「後現代」社會的特徵 /2「後現代」社會理論的主要內容及其特徵 /3「後現代」社會理論的多元性 /4現代市民社會的基木觀念 /5哈伯瑪斯的「市民社會」觀念 /6後現代社會的市民社會特殊結構 /7晚期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個人自由 /8後現代理論家對現代社會的主要挑戰 /9後現代主義對現代社會意識形態的批判 /10後現代社會中的語言遊戲

第四節  作為一個文化範疇的「後現代」

/1「後現代」的文化意義 /2作為大眾文化意識形態的後現代 /3人類文化的自我批判及其內在動力 /4「後現代」文化的創造性遊戲活動 /5「後現代」在「現代性」中的誕生 /6博德萊「現代性」創作中的「後現代」因素 /7「現代性」創作推動下的「後現代性」 /8「現代性」在理論界的擴散 /9「後現代」概念的系譜學 /10「後現代」在建築學的發韌 /11「後現代」文學藝術評論的爭論浪潮 /12後現代的「反文化」原則 /13日後現代文化的遊戲性質 /14四後現代文化對自由的無限追求

第五節        作為一種心態和思維模式的「後現代」

/1「不可捉摸」和「不可表達」的後現代心態 /2思考和生活的共同心態模式 /3「一看就信」和「一看就照做」的後現代心態 /4不再關心真理的後現代思考方式

第六節  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的後現代

/1後現代生活的遊戲化 /2後現代遊戲生活方式的社會基礎 /3後現代遊戲生活的特徵

第七節  作為一種表達方式和論述策略的「後現代」

/1「不可表達性」的一種表達方式 /2對傳統語言表達方式的抗議和挑戰 /3話語和論述的現實力量 /4作為一種存在的話語 /5後現代主義所批判的傳統論述 /6後現代社會各種話語的增殖和散播特徵 /7後現代話語和論述的基本策略

第八節  作為一種「去正當化」程序的後現代

/1正當化問題的重要性 /2正當化的基本含意 /3正當化在西方社會和文化發展中的不同模式 /4正當化模式及其雙重程序:確認和排斥 /5韋伯的正當化理論 /6知識在資本主義正當化中的重要地位 /7後現代「去正當化」的基本問題 /8哈伯瑪斯關於當代社會正當化的獨特論述

第九節   簡單的結論

 

第二章  「後現代主義」對現代性的批判和超越

第一節  現代性自啟蒙運動以來的發展及其特徵

/1作為後現代批判的出發點的「現代性」 /2對「現代性」的最初批判 /3早期空想社會主義思想家對「現代性」的批判 /4米歇.福柯對現代性的批判 /5現代性在啟蒙運動中的歷史特徵 /6作為現代性心態核心的個人自主性和自覺性 /7啟蒙運動對於知識的崇尚 /8「現代性」高度成熟的晚期資本主義 /9貝爾對現代性的批判 /10哈伯瑪斯對現代性的批判

第二節  後現代對現代人文主義的批判和超越

/1作為西方傳統文化核心的人文主義 /2作為「現代性」主要構成部份的新人文主義 /3現代新人文主義所遭受的歷史批判 /4馬克思對於新人文主義的批判 /5尼采對於人文主義的批判及其對後現代性的影響 /6由「此在」出發批判人文主義的海德格 /7以「此在」的日常生活結構批判人文主義 /8以詮釋學途徑解構人文主義傳統 /9以「死亡」概念重構人文主義 /10通過「語言論述」理解和重構人生 /11對「說話」的人生結構的分析 /12德里達對於人文主義的解構 /13福柯新尼采主義的反人文主義解構原則 /14李歐塔的後現代「非人性」新概念

第三節  後現代對於現代科學知識的批判和超越

/1啟蒙運動以來對知識的推崇 /2後現代主義批判現代知識的意義 /3對知識的資訊化的批判 /4後現代社會知識的資訊化 /5當代資訊的獨特社會地位 /6資訊的符碼化及其社會意義 /7知識真理標準客觀性的喪失 /8後現代資訊的媒體化 /9知識論述和資訊系統的權力功能 /10資訊化對於倫理價值體系的衝擊

第四節  「後現代」對於現代批判精神的批判

/1後現代主義同現代主義批判精神的雙重關係 /2「批判」在古希臘的意義 /3理性中心主義批判原則的確立 /4康德的批判精神和基本原則 /5康德對人類認知能力的批判 /6康德對人類行動道德性條件的批判 /7人類品味判斷的理性原則 /8康德批判精神在德國古典哲學中的發展 /9馬克思對於現代批判精神的批判 /10現代理性批判精神的危機 /11法蘭克福學派新馬克思主義的批判精神 /12尼采批判精神的再發揚 /13福柯的永恆批判態度

 

第三章  從符號批判、話語解構到擬像遊戲

第一節  符號和話語解構對於後現代主義的極端重要性

/1符號是文化生產和再生產的關鍵中介因素 /2當代社會文化再生產中的符號遊戲 /3當代符號區分化中意義結構的特殊運作

第二節  喬治.巴岱對語言的批判

/1在語言批判申同時探索生命和創作的奧秘 /2在創作中批判語言和逾越生命的界限 /3文學是「惡」的基本表現形式 /4在神秘的內心經驗中逾越語言的界限 /5語言和死亡的神秘性及其木體論意義 /6情慾就是對於生死的最高讚許

第三節  拉康對人的心態和語言的符號批判

/1對潛意識結構進行語言分析的歷史基礎 /2潛意識是語言運用多元結構的內在基礎 /3對傳統主體論的重建 /4拉康精神分析學語言研究的重要意義

第四節  羅蘭.巴特所開創的符號批判

/1羅蘭.巴特符號論的後現代意義 /2羅蘭,巴特基本著作的符號論意義 /3作為符號解構學的文學評論活動 /4符號的神秘化及其意識形態性質 /5將符號和話語神秘化的符號神話學 /6對社會文化進行符號解碼的典範 /7語言學符號與符號論符號的區別 /8巴特符號論的後現代意義

第五節  波德里亞克擬像遊戲理論和基本策略

 

第四章  德里達的解構主義

第一節  從結構主義到後結構主義的過渡

/1結構主義的兩大發展方向 /2後結構主義對索緒爾結構語言學的批判 /3後結構主義對於結構主義的超越 /4後結構主義對話語論述的解構 /5對傳統話語論述策略的解構 /6話語論述散播和增殖的社會機制 /7作為「事件」的話語和論述 /8在解構知識論述申批判傳統知識論和真理論 /9將自由創作的運動引向語言文字以外的場域

第二節  德里達對傳統話語的解構策略

第三節  在書寫的「延異」中進行創造遊戲

第四節  在超語言的符號遊戲中開拓自由

 

第五章  福柯對「現代性」的後結構主義批判

第一節  福柯在後現代文化中的特殊性

/1對後現代的重大影響 /2處於怪異時代的怪異人物 /3福柯對前代批判成果的繼承 /4福柯自由觀與沙特自由觀的異同點 /5從知識史到知識考古學的轉折

第二節  知識考古學的性質

/1知識考古學研究的基本內容 /2知識考古學研究三大歷史階段的特徵 /3知識考古學同權力系譜學的相互關聯 /4對於語言論述形成和擴散過程的社會分析

第三節  對於主體的解構

/1對三種主體模式的「人文科學考古學」研究 /2認知主體與生活主體建構的一致性 /3主體化同思想的相互關係

第四節  對於自身實際技術的批判

/1對現代知識論述實際運用技術的揭露 /2集中批判關於政權實際運作的法規論述

第五節  權力系譜學的策略

/1福柯對於傳統權力觀的批判 /2在力量關係網絡中分析權力 /3在權力運作及其策略中分析權力 /4全面批判不同領域中的權力網絡

第六節  對於身體和性的生命權力的分析

/1關於生命權力的運作 /2對於「自身的技巧」的歷史本體論研究 /3「身體」的規訓及其主體化 /4性的道德權力系譜學

 

第六章       後現代女性主義

第一節  後現代女性主義的史前史

第二節  對「性」的傳統論述的批判

第三節  後現代女性主義在各學科的擴散

第四節  關於女性軀體的論述

 

第七章       後現代主義的文學批評

第一節  後現代主義文學批評的前驅

/1後現代主義文學批評的多元性 /2後現代文學批評的兩大歷史先驅 /3對尼呆美學的超越

第二節  從伽達默到德里達的詮釋學轉折

/1「詮釋學轉折」的後現代意義 /2「接受美學」對於後現代文學評論的啟示 /3從「詮釋學轉折」到「解構」 /4詮釋的雙重本體論意義 /5作為模糊化原則的解構 /6把模糊化當威自由創造可能性的基礎 /7通過符號不斷差異化發揚模糊化 /8在痕跡中詮釋並發揚符號差異化 /9閱讀和詮釋是創作遊戲的起點 /10在不斷的詮釋延異中使文學類型不確定化

第三節  耶魯學派的崛起及發展

/1耶魯學派的「解構」式閱讀 /2作為耶魯學派前身的新批評派 /3「不可閱讀性」的重要意義 /4魯學派的哲學特徵 /5追求閱讀中的修辭和特殊文風 /6追求不可化約的「特殊性」的「文學化哲學」 /7對於「美學的意識形態」的批判 /8尋求文學的不確定性

第四節  歐美後現代文學批評新浪潮

/1蘇珊.朗格的「情感象徵論」 /2克莉絲蒂娃的「文本間性」概念

 

第八章       後現代藝術的反文化性質

第一節  荒謬的普遍性與藝術的荒謬性

/1世界和人生的荒謬是藝術荒謬性的基礎 /2語言的荒謬性加劇了生活和藝術的荒謬性 /3古希臘神話所表現的藝術荒謬性 /4現代性發展中的荒謬性與反荒謬 /5以荒謬反荒謬的後現代藝術

第二節  從「荒謬劇」到「反藝術」的發展

/1後現代主義「荒謬劇」的產生過程 /2荒謬劇和其他後現代劇的多元化美學基礎

第三節  作為「反藝術」基本範疇的「荒謬」

/1「解構」就是藝術荒謬化和非語言化 /2生活中實際荒謬的極端化 /3通過藝術「色情化」達到荒謬化 /4反藝術荒謬創作的中介性和象徵性 /5以「嘉年華式」酒醉狂歡模式呈現荒謬 /6作為創作自由的反藝術荒謬原則

第四節  從現代美學到後現代反美學的過渡

/1本雅明的混沌美學 /2阿多諾的「無調」美學的弔詭性

第五節  藝術的非定義和無定義

/1後現代「反藝術」對藝術定義的探討 /2藝術定義化的形上學基礎 /3貶低和扭曲藝術的傳統藝術定義 /4藝術和生活一樣是不可定義的 /5後現代反藝術對藝術定義的特殊態度 /6藝術和自由一樣都是不可界定的

第六節  關於藝術的形式美

第七節  在「反藝術」中實現後現代藝術的創新遊戲

/1在遊戲中創作的後現代藝術 /2後現代藝術遊戲的形式性及其超形式化 /3作者死亡化的創作遊戲 /4後現代藝術遊戲的象徵化

第八節  後現代藝術的正當化問題

/1後現代藝術的「去正當化」性質 /2後現代藝術同「大眾文化」的雙重矛盾

 

 

 

參、背景評論

 

3-1 後現代的蘊釀

1979年後現代主義思想家李歐塔(lean-Francois Lyotard,1924-1998)發表《後現代的條件 (La condition postmoderne) 》,高宣揚正逢其會,從香港移居法國巴黎。「後現代」的哲學概念剛剛被李歐塔鍛造「出爐」;而象徵著「後現代」高科技精神的「龐畢杜藝術文化中心,1977(Centre national d'art et de culture Georges Pompidou)」也已兩年屹立於巴黎市政府大廈附近舊街區「布堡平台地」(le plateau Beaubourg),是由後現代建築學家羅傑斯(Richard Rogers,1933-   )和畢亞諾(Renzo Piano,1937-  )設計。整個西方人文和社會科學界,經歷了從戰後到六0年代多次爭論和危機的震盪,存在主義、精神分析學、新馬克思主義、結構主義、符號論、詮釋學、「後經驗」和「後分析」的科學哲學、後結構主義和後現代主義等各種思潮,相互滲透和不斷分化,構成了一幅由危機和希望、批判和創造所交錯構成的激盪人心的歷史文化景象。經歷二、三百年發展而極端成熟化的「現代主義」(le modernisme),正當其內含理論能量和創造精神得到充分發揮的同時,其中的各種內在矛盾及其弔詭性也充分地暴露出來了。「後現代主義」就是如此地在現代主義不知不覺的發展和危機中,在現代資本主義社會和文化內部逐漸地生長出來的。

3-2 後現代的霸權爭奪戰

1960-1985年代是一場文化霸權爭奪戰,參與者有:羅蘭.巴特、沙特、拉康、李維史陀、德里達、米歇.福柯、德勒茲、李歐塔、布爾迪厄和波德里亞克等人如日中天。他們發表的著作充斥於理論界,從各個角度向現代經典理論挑戰。這是「現代性」和「後現代性」相互交接、「現代性」通過「後現代性」進行深刻反省、「後現代性」正不所吞噬和超越「現代性」的時代。後現代主義以其創造性和批判性相結合的精神,不僅在人文社會科學各學科中迅速傳佈,而且也滲透到社會文化生活的各個領域,甚至影響到西方人日常生活方式及其品味風格。不管人們對後現代主義採取什麼樣的不同態度,後現代主義確實已經全面衝擊整個西方社會和文化以及生活的結構,特別是影響到人們的精神面貌和生活風格,迫使人們不得不重新思考有關西方社會和文化的各種重大問題。在西方社會和文化發展史上,這可以說是散蒙運動之後最深刻的一次精神革命、思想革命和生活革命。時代精神和氛圍,促使我更集中深入她研究當代各種社會思潮,並從中自然她感受到「現代性」和「後現代性」的內在關聯及其相互衝突。從一定意義上說,高宣揚所著《後現代論》這本書的醞釀和撰寫過程,其準備、資料蒐集、整理、分析、撰寫、修訂和定稿的過程,整整經歷二十年,幾乎是同後現代主義的成長和擴散過程同步進行。

3-3 多元文化研究的後現代論述面向

由後現代主義思想家們所開創的多學科綜合研究的態度和批判方法,影響高宣揚所從事的多學科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式相一致。使得在各個思潮、各個學科領域中反覆穿梭學習和思考,從各個角度蒐集和研究「現代性」和「後現代性」的各種資料及其爭論問題,也進一步深入地瞭解了當代社會人文科學的基本問題。

3-3-1 後現代文本(Text)面向。後現代主義是一種非常複雜的社會文化現象。它集中地體現了當代西方社會政治、經濟、文4E和生活方式的一切正面和反面因素的矛盾性質;它既表現了西方文化的積極成果,又表現出它的消極性;它既包含創造性,又隱含著破壞和顛覆的因素;它是希望和絕望共存、並相互爭鬥的一股奇妙社會文化力量。

3-3-2 後現代文脈(Context)面向。後現代主義是產生於現代資本主義社會內部的一種心態,一種社會文化思潮,一種生活方式,旨在反省、批判和超越現代資本主義的「現代性」,即資本主義社會內部已居統治地位的思想、文化及其所繼承的歷史傳統,提倡一種不斷更新、永不滿足、不止於形式和不追求固定結果的自我突破創造精神,試圖為徹底重建人類的現有文化,探索盡可能多元的創新道路。

3-3-3 後現代社會(Soceity)面向。「後現代社會」是資訊和科學技術膨脹氾濫的新時代。在這種訊息流動社會中憑藉高效率的經濟生產和商業銷售能力,靠高科技力量符號化、訊息化、複製化的人為文化因素,越來越壓倒自然的因素,科學技術不但試圖征服和宰制自然,而且也咄咄逼人地試圖控制人本身(異化);人與人之間、各種事物之間的差異界線模糊化,因果性和規律性逐漸為偶然性和機遇性所取代,休閒和消費優先於生產,娛樂和遊戲也有取代規則化和組織化活動的越勢;原來傳統社會中以一夫一妻為基礎的社會基本單位「家庭」,正在逐步瓦解和分化;公民個人自由極端化和自律化的同時,社會加速進行自我分化和自我參照化,各種社會組織也逐漸失去其穩定性,各種組織原則不所地受到批判,作為整個社會和文化制度維繫基礎的中心結構越來越鬆動,「去中心」的鬆散結構正迅速蔓延,社會風險性也因而增高(Goldfarb,J.C.,1998)。所有這一切,當然是同現代性發展過程中的「中心化、組織化、專業化和制度化」的趨勢相對抗相挑戰的,暫成就為後現代性的「遊戲化、擬像(虛擬)化、文化符碼化」

3-3-4 後現代歷史(History)面向。後現代主義作為一種歷史和社會範疇,作為一種心態、思維模式和文化範疇,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和人類活動的新模式,作為一種表達方式和論述策略,同時也是對新的社會和新的文化正當化方式和程序的一種質疑和挑戰。後現代主義以其自身的湧現、存在和不斷批判活動,以其向現代社會和文化的挑戰和滲透,特別是通過它對於當代人精神活動和心態領域的擴張,不斷地實現和完成它自身的自我證成和自我正當化,但也同時逐漸顯露其弱點和侷限性。

3-3-5 後現代實踐(Practice)面向。後現代主義,作為一種實踐,也是一種反傳統的策略遊戲,是對西方文化所經歷的整個路程的徹底反思,是對歷史上已經完成了的各種「啟蒙」的「再啟蒙」;其根木訴求,是在摧毀傳統文化的過程中,尋求思想上和生活上的最大限度的自由,尤其達到精神活動的最大自由,達到他們所期望的不斷超越的目標。然而,他們不斷超越的目標木身,又是在不斷更新中被改變。因此,嚴格地說,他們的超越活動並沒有固定的明確目標。從這個意義上說,後現代主義本身是一個正在成長、並不所更新的當代思潮和社會文化實踐,它是以不確定性作為基本特徵的。

然而,後現代主義對現代性的批判和超越,在許多方面並沒有真正地完成;在相當多的方面甚至可以說,後現代主義的理論在實際上只是對現代性中所失落的東西的哀怨(Wheeler,W.,1999)。後現代主義理論的某些方面,由於不可避免地沾染上時代本身的「速食文化」特徵,甚至不如現代性理論的深刻性。(高宣揚,1999:4)

  

肆、文本評論

   4-1 本書的優點

   4-1-1 跨多領域的文化研究。自社會現象的觀察起,政經社會之分析層面,上層心智的文化藝術表徵,乃至於思想與哲學理路之評論,皆能多元觀照。

   4-1-2 依時序的寫作架構。《後現代論》出版於千禧年前的1999年臺灣,主題雖是後現代其實辨明「現代/後現代」之差異,或說繼承與創新,而這一切正總結紀啟蒙運動(或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文明史變動劇烈的百年史。首先言明1)現代與後現代之定義與差異、中間2)論述當代大師的觀點理性批判、傳統知識權力說、後結構與解構、文化符碼與傳播,最後以3)論述實踐之女性主義、文學及藝術---其不確定性、遊戲化、反傾向作為結論。也無結論,因為後現代仍然是進行式。

4-1-3 作者身處風暴當中的一手傳播。高宣揚留學與敘業法國(1979-1989)正是後現代年代批判聲浪風起雲湧的樞紐點,親炙當代文化大師,所著之後現代論述可屬華人世界的一手傳播。法國文化界是與現代主義之德國美國之迥異發聲,重新於60年代之反叛年代之後取得另一文化霸權。

 

本書結構嚴謹,資料豐富,立論觀點跨多領域,分析社會現象鞭僻入理,足堪為後現代研究之重要參考典籍。若說有缺點的話,實是雞蛋裡面硬是挑骨頭!

4-2 本書的缺點

4-2-1正當化的觀點。高宣揚梳理後現代性特徵之不確定性、遊戲化、擬像化、去中心化、不深刻化及去正當化,同時說後現代性仍是一個現在進行式。隱約讀出,在理念中對現代性的「正當」 、「法統深刻」仍舊深刻懷念與擁護之感嘆昔日美好黃花。

  

伍、結語

 

5-1 作為後現代設計研究課程作業之選書評《後現代論》,本書恰與課堂用書之一《後《後現代設計藝術--E行銷品味論,N世代流行戰》(楊裕富,林萬福著),可為互補互用,前者在形而上層面刻劃文化哲學與社會變遷的抽象理念與文字描寫,後者在於具體可見層面設計藝術之思維創造成果作出眾多圖像與觀念分類。故值得一讀之啟蒙運動之後的文化知識論。

5-2 澄明現代與後現代之差異處,之於文本、文脈、社會現象、文化論述變遷與實踐。

5-3 後現代主義之未竟之業。一則是現代進行式的變動狀態;二則如《後現代論》所言之不確定性、遊戲化、瞑晦表達化(嘗試中);三者如高宣揚所言,對現代性的批判和超越在許多方面並沒有真正地完成,甚至可說,後現代主義的理論在實際上只是對現代性中所失落的東西的哀怨。後現代主義的某些理論,不可避免地沾染上時代本身的「速食文化」特徵,甚至不如現代性理論的深刻性(高宣揚,1999:4)。

 

 

參考書目

1.高宣揚,1999,《後現代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2.楊裕富,林萬福,2002,《後現代設計藝術—E行銷品味論,N世代流行戰》台北:田園城市出版社

3.王岳川 尚水編,1992,《新設計史》北京大學出版社

 

[回首頁]   [上一層]][上一頁][下一頁][[下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