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ndroid程式及事件處理介紹
- Activity類別的常用方法
- onCreate()
- 當Activity第一次被建立時會被呼叫。通常覆寫此方法並做資料初始化設定,如介面、資料取得。
- void setContentView(...)
- 設定Activity視窗的畫面佈局檔。
- findViewById(int id)
- 取得Activity視窗佈局介面中的View元件。
- setTitle()
- 設定Activity視窗的標題。
- void finish()
- 結束Activity。
- 事件處理監聽函式
- 透過與使用者互動的視覺元件本身來捕捉事件並進行處理。
- 在View類別中定義許多捕捉不同事件的方法, 當發生特定事件時,Android核心就會呼叫對應該事件的處理方法。
- 如:當使用者觸碰一個按鈕時,Android核心就會呼叫按鈕元件的onClick()方法。
- 設定事件處理監聽函式
- 在Design視窗,選擇欲監聽的元件。
- 在屬性面板找到onClick。
- 輸入事件處理監聽函式的名稱(自訂)。
- 切換到Text視窗
- 點按燈泡圖示,並選擇「create ...」的選項。
- id屬性及findViewById方法
- 幫元件設定其id屬性值,來為元件命名。
- 當元件設定了id屬性後, 就會在上一節介紹過的R.java中產生對應的資源ID。
- findViewById()方法
- Toast快顯訊息
- 應用程式在執行過程中常會需要顯示一個小訊息告知使用者一些必要資訊,此訊息在顯示短時間後自動消失,並不會干擾使用者操作, 這就是Toast快顯訊息的功能。
- Toast 元件主要使用兩個方法:makeText 方法設定要顯示的字串,show 方法顯示訊息框,其基本語法為:
- 第1個參數為context(上下文環境),通常為this,即MainActivity物件本身。
- 第2個參數為要顯示的訊息字串。
- 第3個參數表示顯示的時間,只有兩個值:Toast.LENGTH_LONG 為顯示時間較長,Toast.LENGTH_SHORT為顯示時間較短。
- Android程式範例練習
- Android除錯機制:Logcat
- Android使用Logcat來顯示模擬器的Log訊息, 而Logcat視窗可以由點按狀態列的Logcat標籤頁打開, Android及Logcat提供五種顯示方式 :
- Log.v: Verbose 詳細訊息 (Verbose 模式才會顯示)
- Log.d: Debug 除錯訊息 (Verbose, Debug 模式才會顯示)
- Log.i: Info 通知訊息 (Verbose, Debug, Info 模式才會顯示)
- Log.w: Warn 警告訊息 (Verbose, Debug, Info, Warn 模式才會顯示)
- Log.e: Error 錯誤訊息 (Verbose, Debug, Info, Warn, Error 模式才會顯示)
- 程式範例:
- 切換顯示模式 :
- 使用過濾條件:
- 除錯方法:
- 錯誤的程式碼:
- 錯誤訊息:



註:新版的SDK,已不需對findViewById()的結果進行轉型,所以上面的寫法可簡化為:
myTxv.setText("請問芳名");
Toast.makeText(this, "Hello world...", Toast.LENGTH_LONG).show();
練習1-1:按鈕顯示訊息於標題列



練習1-2:按鈕改變TextView的訊息



練習1-3:使用Toast顯示訊息


練習1-4:貓狗當家(1):按鈕改變圖片的大小




練習1-5:貓狗當家(2):使用多個按鈕改變圖片內容



練習1-5:貓狗當家(3):點按圖片,隱藏圖片本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