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皇志在雲林科大]

課程--設計史學

  期初作業:
    
盧毓駿建築作品之式樣分析

 2002.10.30.
設計學院空間設計系 會議室

壹、前言   貳、作品之式樣分析    參、同時期作品特色比對  肆、與蔡一夆論述作比對  伍、結論

『設計史學』課程第一次作業
董皇志

  --------------------------------------

肆、與蔡一夆論述作比對

科學館其實可說是盧氏建築觀的總體呈現,雖然最後並沒有完全按照他的構想完成。一般評論科學館由國家文化建構的理解角度大部份著意於外部的復古形式認為設計概念必是由天壇的意象出發,因而成為建築形式意涵褒貶的根源。寶德即認為:盧先生自己「一定反對」科學館是參照天壇的式樣而作的說法。1959盧氏在科學館開幕演講詞裡提及設計之初的五願望:

1)中國建築哲學與今日西洋建築哲學的吻合與其融會。

2)力學與美學必須合一,因而注重幾何形本也之型與線的美,並發揮其自身力學。

3)以本建築技術表現時間與空間的聯繫(即新空間觀念)。

4)以本建築表現文事工程與軍事工程之必須兼顧,尤其國家性建築為然。

5)表現建築與都市建設之必須配合。

由此,對科學館進行式樣分析上的、文字敘述與形而上的分析:

 

  4-1式樣分析上的

以下按平面格局、剖面空間層次變化、量體造形、外觀裝飾、『空』間與景觀,進行式樣分析:

 

 

 

 

 

   

21-科學館原始Y型平面圖

22-科學館現在平面圖(1FL,3FL,6FL)

 

4-1-1 平面格局的空間形式。原始設計是七層的平頂式建築:「三叉型(Y字型)的平面,而在三翼的交叉點建一圓形基層,然後在上建二層宮殿形建築」[圖21]。最後因經費不足以及基地的限制而改變設計,成為現在「九角形」平面與上部圓形平面的組合[圖22]。原始平面格局非從復古形式出發,反而機能考慮(防空建築的理念)與現代理念的出發點要多一些。至於復古形式或可視之為在造型上,基於時代意識型態情節的最後修飾。

 

4-1-2 剖面空間層次變化。盧氏認為,剖面的空間感才是現代建築精神之一!只是當我們從外部回看這座建築時,復古式外衣是怎難想像內部空間的精彩變化!所有後來的建築評論者所正面讚賞的,主要在於室內空間----多樓層挑空中極具柯比意風格的圓形坡道、以及外部螺旋坡道所體現的「新時空」觀念。研究台灣光復初期而批評復古建築的王增榮對這棟建築讚譽有加:「在空間方面顯示了不凡的魅力與戲劇性」。室內挑空在光復初期的現代建築中,並沒有被特別的強調,大多注重如Mies的水平流動空間、與立面模矩化分割、精緻細部設計等。[圖23-26]

23-科學館低層內坡道(1959)

24-科學館高樓層外坡道(1959)

25-紐約古根漢坡道剖面(1956-9)

26-紐約古根漢坡道(1956-9)

27-科學館防空建築量體示意

28-科學館6FL平面與防空建築

 

4-1-3 量體形式分析--由<防空建築>論起。幾何形式的構造是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的防空機能,舉例:(a)中央防空室加上螺旋坡道,它們在幾何組合中同時完成了防空、展覽會場機能動線、現代空間的動態感與新時空觀念。(b)圓錐形屋頂有防空機能,符合內部使用空間逐層縮減的結果,同時順理成章地轉化為時代情境中的天壇意象。(c)圓形屋身來自防空建築的平面概念,由原本厚重的、防禦力的閉殼,因其建築物上層宣洩爆氣的防空機能,轉換成大片玻璃帷幕,也成為穿透的視覺延伸而與環境景觀交融。(d)下層六角形厚重外牆加上比例相對減少的角窗,來自防空的考量也同時滿足展覽空間牆面的需求。它們都一起被整合到科學館的幾何構成形式當中。[圖27-28]

4-1-4 攢尖屋頂的模仿論?!就平面構成,盧氏以去掉Y字型三翼後的正六邊形,突出可供休息眺望的三角形窗,並以中心的圓形量體,發展出結合室內迴旋坡道與挑空的空間感,考慮了展覽的靈活動性與最短的動線,並進一步以最少支柱解決結構的問題。再者,圓形上部空間層層退縮的結果使用了傳統攢尖屋頂形式,學者吳光庭與李乾朗都認為是極合理的結果,這些在幾何構造上顯然是很自然的發展結果。王濟昌曾論之:「科學館外型似故都天壇,而不落其蹊徑,坡道螺旋上升,明白顯示,以及格調樸實,均屬第一流手法。中國古典建築造型如能機動應用,頗足稱道。」[圖29-30]

4-1-5 外觀造型與裝飾語彙。科學館的外觀初看之下明顯地採用傳統的折衷形式(東拼西湊的集大成),入口上部懸浮的仿古式門龕、平台的雕花欄杆下迴繞一圈的琉璃簷飾、最為顯著的便是類似天壇的傳統攢尖屋頂。整體重簷碧瓦、朱柱窗櫺的印象,實在讓人無法一眼意識到那原本傾向於幾何形式套接的量體構成,與內部的空間變化。盧氏其實已在復古形式上對他所反對的宮殿建築傳統形式作程度上的削減:如攢尖頂底斗拱取消、或利用頗具現代感的木格帷幕掩飾傳統的大木柱列等、科學館屋頂逕由椽架跨上樑柱向外伸出,中間完全沒有傳統斗拱構件的過渡。

4-1-6 對於『空』間與造景手法。盧氏常倡言「天人合一」說,但事實上並未作過多哲學性的衍伸,主要指「接近自然、利用自然、享受自然」,表現在傳統建築上如:(a)「散開形」的合院式庭園配置、以及(b)窗開口等引進自然的借景手法。盧氏對西方現代建築所提倡的「開朗平面」(Open Space)配置便是中西建築哲學融合的見證。因此在科學館裡「天人合一」便表現在戶外自然景觀的引入,也成為上半部螺旋坡道透過帷幕窗與植物園內四周環境相融的視覺效果。但證諸盧氏生平作品,似乎沒有所謂的「散開型」配置,反而都是由戶外空間環繞的單一量體,顯然盧氏在此有自我矛盾之處。

29-科學教育館正面圖(1959)

30-北京天壇正面圖

 

  4-2 文字敘述與形而上的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乃教育部長張其均響應先總統蔣中正先生「科學年」之號召而建。「由總統府前南望,即可見其瑰偉雄姿,象徵中興氣概;碧瓦朱柱,層簷聳立,恍如夢見故都天壇,令人渾忘此身何在。但詳加審視乃係另一新建築,不覺令人感及此身已在他鄉.…」。王濟昌對科學館意象的描繪,相當代表性地道出了五、六○年代當時大陸來台人士的心境與所感受的時代氣氛。而盧毓駿1959年的詩作也表現了相同的流異他鄉期待中興的心境。

4-2-1 位居「京城南郊」的「天壇」意象。南海學園雖然代表正統中國象徵的起點,但一直到科學館落成,台北作為「自由中國」首都的都市意象才首度真正達成,成為光復後第一個中國意象的地標性建築。由重慶南路街屋經衡陽路新公園一帶的小轉折進入總統府前廣場,在總統府以及左右土地銀行、高等法院等殖民建築所構成的超大尺度空間裡,沿著街道軸線底端,清楚地矗立著科學館類似北京天壇祈年殿的重簷攢尖頂。有趣的是,這南方端景「天壇」所在的位置從地圖上看正好位於台北舊城的「南郊」,於是台北便隱喻地成為中國的首都----「京城」。1959年的科學館是光復初最高的建築(當時只比總統府中央高塔低),它以高大的量體鄰接同側的農復會以及南海路隔街對角的美國新聞處,以傳統中國宮廷的語彙向代表美國勢力的兩處機構清楚地宣示「中國」正統主權的意象。

4-2-2 框景的戲劇性中國意象。決定科學館的另一條軸線比較少為人注意,它指向基地對面的建國中學(日據時的台北第一中學)。科學館的正面正對著建中校園前排日據時期建築側邊的穿廊入口。我們可以從穿廊內透過拱圈回看科學館,驚訝地發現一個具體的天壇空間意象被準確地再現----從日本殖民建築內部,具現一個古典中國的建築形式,進一步地強化中國的意象![圖31-32]不同文化勢力的空間形式在此再次被「再現、對立與倒轉」。至此,我們便可清楚地理解到:「社會的教育設施」如何能成為「民族精神教育之場所」,以及為何現代的「科學教育館」會披上如此顯明的傳統外衣。在學園主軸線上整整遮掉原本作為主建築物的中央圖書館(今教育資料館)近二分之一的立面,似乎不是一個專業學者應有的作為。但畢竟基地的限制、加上政治意識型態的考量要強壓過合理的設計原則,科學館最後還是完成了他的「時代使命」。

31-軸線上的框景--科學教育館與天壇

32-科學教育館遠眺

 

4-2-3 紀念性建築的面前退縮形成廣場。而科學館的配置上自街道退縮、把空間置於外部的方式,與總統府將中庭置於內部、而在外部做出最大量體可能的「日」字形配置概念不同。盧毓駿的配置觀念顯然受早期現代主義規畫思想的影響(開放空間圍繞建築),而在此這種自街道退縮、保持距離的方式,在從各個方向接近建築物的過程中,反而轉成帶有儀式性的空間,一種「中國」的緬懷與朝拜。例如:1961中山北路(日據時期「表參道」)端景的台灣神社改建成圓山飯店,1971二期大樓則是超大尺度、黃瓦朱柱的宮殿式傳統建築。1966總統府面東正軸向的東門連同其他城門,為因應越戰後作為美國後勤補給基地以及異國情調的觀光需求,被改成傳統北方宮殿式樣。南海學園的科學館(1959)則為此意識型態空間建構的起點----或可說是國民政府「政治地理學」的實踐! 

 

[回首頁]   [上一層]][上一頁][下一頁][[下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