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卷第01

Last updated: Mar. 22, 2023


相關資源:

[科]本地分:

  • [論釋]今此論體,總有五分:
    • 一、本地分(卷第01-50),略廣分別十七地義;
    • 二、攝決擇分(卷第51-80),略攝決擇十七地中深隱要義;
    • 三、攝釋分(卷第81-82),略攝解釋諸經儀則;
    • 四、攝異門分(卷第83-84),略攝經中所有諸法名義差別;
    • 五、攝事分(卷第85-100),略攝三藏眾要事義。
  • [論釋]此論既有如是五分,何故但名瑜伽師地?
    • 就初立名,故無有失。
    • 又一切法無不皆是瑜伽師地,以瑜伽師用一切法為依緣故。此中存略,且說十七。
    • 又十七地,具攝一切文義略盡。後之四分,皆為解釋十七地中諸要文義故,亦不離瑜伽師地。
    • 由是此論,用十七地以為宗要。
      • 雖復通明諸乘境等,然說論者問答決擇諸法性相,意為菩薩,令於一切皆得善巧,修成佛果,利樂無窮。
      • 是故此論屬菩薩藏阿毘達磨,欲令菩薩得勝智故。
  • [披尋記]今依最初本地分中所顯十七地義,隨文略釋。
    • 當知此中教導理趣,應是分別法相摩怛理迦所攝;為瑜伽師之所依止。
    • 望餘四分此為根本,得本地名;餘明所攝,略攝一切,解釋此故。

[科]瑜伽師地:

  • [論]云何瑜伽師地?謂十七地。何等十七?
    • 嗢柁南曰:五識相應、意,有尋伺等三,三摩地俱、非,有心、無心地,聞、思、修所立,如是具三乘,有依及無依,是名十七地。
    • 一者、五識身相應地,二者、意地,三者、有尋有伺地,四者、無尋唯伺地,五者、無尋無伺地,
    • 六者、三摩呬多地,七者、非三摩呬多地,八者、有心地,九者、無心地,
    • 十者、聞所成地,十一者、思所成地,十二者、修所成地,
    • 十三者、聲聞地,十四者、獨覺地,十五者、菩薩地,
    • 十六者、有餘依地,十七者、無餘依地。
    • 如是略說十七,名為瑜伽師地。
      • [略纂]嗢拕南者 ,此云集施拕南,施也;,是集義。以少略言合多法,諸學者令易受持,故名集施。
      • [披尋記]三摩地名,此云等持,通說欲界及在定地諸心、心所。今此唯顯定地心一境性,任運相續無散亂轉,名三摩地
        • 於定地中有多差別相應而轉,謂得三摩地三摩地圓滿三摩地自在,是故名。與此相違,非三摩地
        • 長行中說三摩呬多地、非三摩呬多地,名雖有別,義實無異。
        • 三摩呬多,此云等引,唯說定心,是無悔、歡喜、安樂所引故。為簡欲界諸心心所,故易此名
        • 謂成立,謂由多聞、思、修,善自成立諸勝解相。
        • 聲聞獨覺及諸菩薩皆依此三為正方便,方能證得自應得義;由是故說聞、思、修所立,如是具三乘。
        • 如是言,唯顯聞、思、修相方便決定,非三乘中都無差別。
      • [玅境講記]得三摩地:由欲界定再進一步到了未至定 。
        • 三摩地圓滿:由未至定再進一步得了初禪、二禪、三禪、四禪 。
        • 三摩地自在:觀察所得的禪是無常、苦、空、無我,破除愛、慢、見、疑煩惱 。
        • 三摩呬多:不通於欲界定、未至定;一定初禪以上,才可以名之為等引 。

[論]本地分中五識身相應地第一

[科]五識身相應地:

  • [論]云何五識身相應地?謂五識身自性、彼所依、彼所緣、彼助伴、彼作業,如是總名五識身相應地。
    • 何等名為五識身耶?所謂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
      • [披尋記]總有五種說名相應,謂自性、所依、所緣、助伴、作業
        • 當知此中,俱有而轉相應義。若法自性可得,及與餘法同時流轉,有諸業用,如是一切總名相應
        • 與此相違,名不相應。如假有法,唯假有想,都無自性、所依、所緣、助伴、作業可得,是故名心不相應法

[科]眼識身相應地 :

  • [論]云何眼識自性?謂依眼了別色。
    • [披尋記]此釋眼識自性得名。根為,故名為;能了別色,復名為。簡餘不共,說此自相名為自性
  • [論]彼所依者,俱有依,謂眼;等無間依,謂意;種子依,謂即此一切種子、執受所依、異熟所攝阿賴耶識。
    • 如是略說二種所依:謂色、非色。眼是色,餘非色。
    • ,謂四大種所造眼識所依淨色,無見,有對;
    • ,謂眼識無間過去識;
    • 一切種子識,謂無始時來樂著戲論、熏習為因,所生一切種子異熟識。
      • [論,卷第03][科]眼等識隨意識轉 :
        • 又非五識身有二剎那相隨俱生,亦無展轉無間更互而生。
        • 又一剎那五識身生已,從此無間,必意識生。
      • [釋]眼識無間過去識:由上可知,此剎那眼識無間過去的識,為前一剎那剛滅之意識。這和披尋記解釋不同。
      • [披尋記]此中總說眼識有三所依:於所依中,俱有依蘊所攝;等無間依阿賴耶識種子依,皆非色蘊所攝。
        • 由是故說眼是色,餘非色。為顯有色無色法類差別,是故略說二種所依
        • 一、俱有依,謂。由與眼識時流轉,能與眼識為增上緣。為顯損益共同、此依最勝、不共餘識,名俱有依。所以者何?
          • 異熟中,眼根相續恆無間斷。由此義故,成為所依。
          • 即此為依,眼識得生;眼若壞時,眼識不起。由是應知此與眼識損益共同,成俱有依。
            • [常柏講記]異熟有異時而熟、變異而熟、異類而熟義。
          • 是其名,是其體。眼名云何?
            • [論,卷第03]屢觀眾,觀而復捨,故名為
          • [論,卷第54][科]蘊善巧:界、相、種類、分位、不相離、時、方、全、少分、勝義攝:復有餘十種攝應當了知。
            • 一者、界攝,謂諸蘊等各自種子所攝 ;
            • 二者、相攝,謂諸蘊等自相、共相所攝 ;
            • 五、不相離攝,謂諸蘊等由一一法及諸助伴攝一切蘊等。
            • [披尋記,卷第54]俱有可得,名不相離。於集論中此名伴攝,
              • [大乘阿毘達磨集論,卷第3]何等伴攝?謂色蘊與餘蘊互為伴故,即攝助伴。餘蘊、界、處亦爾。
          • [論,卷第54][科]分別色蘊:物類差別:問:色蘊中眼,幾物所攝?答:
            • 若據相攝,唯有一物,謂眼識所依淨色
            • 若據不相離攝,則有七物,謂即此眼及與身、地、色、香、味、觸;
            • 若皆據界攝,則有十物,即此七物界及水、火、風界。
          • [披尋記]地、水、火、風名四大種。此為依因,遍生造色,得大種名。
          • [論,卷第65]復次,
            • 由五種相,建立有見諸法差別。何等為五?謂顯色故、形色故、表色故、眼境界故、眼識所緣故。
            • 亦由五相,建立無見諸法差別;與上相違,應知其相。
            • 復次,由五種相,建立有對諸法差別。何等為五?
              • 一、各據別處而安住故;
              • 二、於餘色聚容受、往來等業為障礙故;
              • 三、為手、足、塊、刀、杖等所觸,便變壞故;
              • 四、一切皆為諸清淨色之所取故;
              • 五、一切皆為依清淨色識所緣故。
            • 亦由五相,建立無對諸法差別;與上相違,應知其相。
          • [玅境講記]俱有依不只是眼根。譬如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也是它的俱有依 。
            • :是緣慮,去觀察思惟。
        • 二、等無間依,謂。此即眼識無間滅者,名之為;即過去識之異名。
          • 由前剎那眼識滅已,後自類識無間得生,是故名為等無間依。
          • 前、後自類諸心、心所,有善、不善、無記等種種差別無間滅、生。
            • 謂善心無間滅,或善心生,或不善心生,或無記心生;
            • 如是不善、無記心無間滅,各有三種心生,當知亦爾。諸餘差別,繁不具述。
          • 以要言之,前自類識種種差別纔生、滅已,中無間隔,後自類識種種差別相續而生。
            • 前、後諸心或為同分、或為異分,非一類起、非有間起、非俱時起,依此安立等無間名。
          • ,謂眼識無間過去識者:謂此剎那識現行,於所行境有所了別,是名為
            • 謝滅已,無所了別,應不名識,唯可假說過去識
            • 然由中無間隔,不障現識相續而生,此過去識轉名,能與現識為依止故。即依此義,得此名。
        • 三、種子依,謂即此一切種子、執受所依、異熟所攝阿賴耶識。
          • [攝大乘論本,所知依分第二]此中最初且說所知依,即阿賴耶識。世尊何處說阿賴耶識名阿賴耶識?
            • 謂薄伽梵於阿毘達磨大乘經伽他中說: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
            • 即於此中復說頌曰:由攝藏諸法,一切種子識,故名阿賴耶,勝者我開示。
            • 如是且引阿笈摩證。
            • 復何緣故此識說名阿賴耶識?
            • 一切有生雜染品法於此攝藏為果性故;又即此識於彼攝藏為因性故,是故說名阿賴耶識
            • 或諸有情攝藏此識為自我故,是故說名阿賴耶識
          • [披尋記]由是當知阿賴耶義是攝藏義。
            • 今於此中說種子依,體即阿賴耶識
            • 為顯此識能與眼識為其生因,是故說言一切種子;此即攝大乘論本說於彼攝藏為因性義。
            • 又顯此識受彼眼識雜染熏習,能持彼種,是故說言執受所依、異熟所攝;此即攝大乘論本說於此攝藏為果性義。
            • 由是當知,此種子法望生現行,說名為因;望由熏習,轉說名果。
            • 如是因、果皆依阿賴耶識而得建立,是故阿賴耶識種子依
            • 謂執我者三際俱行,謂我為有,或謂為無;又於諸法執有實性,或謂為異,或謂不異。
            • 如是語言皆由不正思惟虛妄分別之所發起,能引無義,不能引義,是故說彼名為戲論
            • 如是戲論,無始時來愛樂味著,故名樂著。長時串習,故名熏習
            • 依此熏習,彼種得生,是即所謂名言種子
            • 異熟者,由業現行,彼種得生;彼種生已,漸次變異乃至成熟;是即所謂業種子
            • 由此名言及業種子,於現法中能生現行;現行生已,還熏彼種。
            • 如是展轉更互為因,成就流轉不息道理。為顯此義,是故說言一切種子異熟識
            • 一切種子識:即是阿賴耶識,名種子依
            • 約阿賴耶識位,說名異熟識,說名一切種子識,於教、於理無相違失。
            • 復次,阿賴耶識,先業,變,隨所生處,於自體中能持三界餘體種子,由是說言一切種子異熟識
            • 此一切種,且說有漏,不說無漏,是故更說無始時來戲論、熏習為其生因
              • [常柏講記]若約阿賴耶識是善、惡業種子成熟感得的果報,稱為異熟識
                • 約阿賴耶識能相續執持種子,稱為一切種子識
            • 復次,阿賴耶識與能熏法同時、同處,不即、不離,成是所熏,是故說言執受所依,執受諸根和合轉故。
              • [成唯識論述記,卷第03]下解內境。與外境殊,故別開說。
                • 總相而言:執受義者,、持義;、覺義。
                • 為自體,令不壞;安危共同而領受之,能生覺受,名為執受。領為境也。
            • 又性堅住,一類相續,能持習氣;唯是無記,無所違逆,能容習氣;
              • 具此二義,成是所熏,是故說言異熟所攝,唯先業引任運起故。
          • [釋]阿賴耶識:名種子依;第八識;一切種子識;異熟識;一切種子異熟識;
            • 一切種子、執受所依、異熟所攝阿賴耶識;
            • 無始時來樂著戲論、熏習為因,所生一切種子異熟識;
            • 一切種子所隨依止性、所隨依附依止性,體能執受,異熟所攝阿賴耶識。
        • 如說眼識,所餘諸識道理亦爾。隨其所應,下皆準知。
      • [論,卷第13]云何戲論?謂一切煩惱及雜煩惱諸蘊。
      • [論,卷第91]當知此中能引無義思惟分別所發語言,名為戲論
        • 何以故?於如是事,勤加行時,不能少分增益善法、損不善法,是故說彼名為戲論。
      • [論,卷第95]邪戲論者,復有六種,謂顛倒戲論、唐捐戲論、諍競戲論、於他分別勝劣戲論、分別工巧養命戲論、耽染世間財食戲論。
  • [論]彼所緣者,謂色,有見,有對。
    • 此復多種,略說有三:謂顯色、形色、表色。
      • 顯色者,謂青、黃、赤、白、光、影、明、闇、雲、煙、塵、霧及空一顯色;
      • 形色者,謂長、短、方、圓、麤、細、正、不正、高、下色;
      • 表色者,謂取、捨、屈、伸、行、住、坐、臥,如是等色。
      • 顯色者,謂若色顯了,眼識所行
      • 形色者,謂若色積集,長、短等分別相
      • 表色者,謂即此積集色生、滅相續由變異因
        • 於先生處不復重生,轉於異處,或無間、或有間、或近、或遠差別生;
        • 或即於此處變異生
        • 是名表色
      • 顯色者,謂光、明等差別;
      • 形色者,謂長、短等積集差別;
      • 表色者,謂業用為依,轉動差別。
    • 如是一切顯、形、表色,是眼所行、眼境界;眼識所行、眼識境界、眼識所緣;意識所行、意識境界、意識所緣,名之差別。
    • 又即此色復有三種:謂若好顯色、若惡顯色、若俱異顯色,似色顯現
      • [披尋記]謂世間成時,
        • [論,卷第02]諸有清淨第一最勝精妙性者,成蘇迷盧山。此山成已,四寶為體 ,所謂金、銀、頗胝、琉璃。
        • 繞蘇迷盧成七金山及四大洲。謂南贍部洲、東毗提訶洲、西瞿陀尼洲、北拘盧洲。
        • 如是四洲面蘇迷盧,隨一空中寶色顯現。
        • 如贍部洲上所見色,即琉璃寶之所顯現。餘隨所應,當知亦爾。
        • 由是故名空一顯色
      • [玅境講記]空一顯色:就是太陽出來了,我們向高空上看,那樣的顏色,或者說是碧綠,或者說是青色 。
      • [常柏講記]中間凸起來稱為,中間凹下去稱為。高山屬於高色,深谷屬於下色。
      • [披尋記]得名所以:
        • 顯色,謂青等顯色,彼彼體性隨一現前,有大威勢,映蔽餘色令不顯現;唯自所現,能生眼識,成所行性,是故名為眼識所行
        • 形色積集而有,唯假非實,是故說言是分別相
        • 表色,然此表色唯約身業為論,有見攝故。
          • 色身形相有長、短等種種差別,名積集色
          • 由業異熟剎那流轉,生滅、滅生,無間、無斷,是名生、滅相續
          • 由造作思變異為先,於彼後時身變異轉,是故此說由變異因
          • 身變異時,有其方所示現差別,或轉趣餘方,或住此方處,隨心示現取、捨、屈、伸、行、住、坐、臥等相。
          • 此示現相,於其方所或無間、或有間、或近、或遠非一類起,名變異生
          • 如是變異,以思為因;能示思,故名表色
        • 謂光、明等差別者:此中差別,唯說光、明,及與影、闇、雲、煙、塵、霧,及空一顯色,故置言。
        • 不說青、黃、赤、白,以此四種是色自相。餘光、明等是自相中所有差別故。
        • 唯顯差別,是此所說。是故略無青、黃、赤、白。
        • 前說由變異因,即此業用為依;前說取、捨、屈、伸、行、住、坐、臥等,即此轉動差別
        • 謂一切色若正現前,名眼所行。如是眼識所行意識所行,當知亦爾。
          • 若一切色,或正現前、或已現前、或當現前,名眼境界。如是眼識境界意識境界,當知亦爾。為所領取,名彼境界
          • 若一切色正現在前,能生眼識,成所了別,是名眼識所緣。如是意識所緣,當知亦爾。
            • 然已現前、當現前色,亦為意識所緣,與眼識別,其義應知。
      • [玅境講記]名之差別:所緣的有顯色的名的差別,有形色的名,有表色的名的不同 。
      • [論,卷第54][科]分別色蘊:所行相:復次,諸色所攝法,幾是根性?幾是所行性?謂五是根性,六是所行性。
        • 問:何等所行境是根所行耶?
        • 答:若根不壞等,如本地分中已廣說。
          • 謂由依處故,或由相故,或由方故,或由時故,或由明了、不明了故,或由全事、一分事故。
        • [披尋記,卷第54]眼識等五所依淨色,唯是根性。色等六處彼所攝色,眼等所行,是所行性
      • [披尋記]此中三種好、惡、俱異,唯說顯色,不說形、表。
        • 當知形、表依顯色有,非離顯色別有形、表。攝舉所依,略不具說。非由不說,謂彼為無。
        • 似色顯現:好、惡等色非實有性,唯是自心遍計所起,由是說言似色顯現
          • 此約意識所緣,說有三種差別,不通所餘眼所行等。
      • [玅境講記]似色顯現:我們的眼識和意識去緣慮的這個色法,和阿賴耶識所顯現的色法是相似的,就是依他起,都是如幻如化不真實的。
        • 但是我們的意識要去緣慮,就變成遍計執了,就認為都是真實的了,這個真實是個錯誤,但是和阿賴耶識所變現的有點相似 。
      • [大乘阿毘達磨集論,卷第1]何等為色?謂四大種所造眼根所行義,
        • 謂青、黃、赤、白、長、短、方、圓、麁、細、高、下、正、不正、光、影、明、闇、雲、煙、塵、霧、逈色、表色、空一顯色。
        • 此復三種,謂妙、不妙、俱相違色。
  • [論]彼助伴者,謂彼俱有相應諸心所有法,所謂作意、觸、受、想、思及餘眼識俱有相應諸心所有法。
    • 又彼諸法,同一所緣,非一行相,俱有相應,一一而轉;
    • 又彼一切,各各從自種子而生。
      • [披尋記]謂彼眼識與諸心所有法俱時流轉,同生、住、滅,於一所作更互相應,是名俱有相應
        • 即由此義,心所有法得助伴名。
        • 復有所餘不遍行法,隨其所應,與彼眼識俱有相應,說名為
      • [論,卷第03][科]五遍行、五別境心所有法的行相及作業
      • [論,卷第55][科]五遍行、五別境心所有法。
      • [大乘阿毘達磨集論,卷第3]何等同行相應?謂心、心所於一所緣展轉行。
        • 此同行相應復有多義。謂他性相應,非己性;不相違相應,非相違;同時相應,非異時;同分界地相應,非異分界地。
      • [披尋記]由同分界地相應,非異分界地故,說彼諸法同一所緣;然於一所緣境,有其種種行相差別而轉,由是復說非一行相
        • 由同時相應,非異時故,說彼諸法俱有而轉
        • 由不相違相應,非相違故,說彼諸法相應而轉
        • 由他性相應,非己性故,說彼諸法一一而轉
        • 如心、心所相應道理,如是諸心所法更互相應,當知亦爾。
        • 如說眼識以阿賴耶識為自種子依,如是諸心所法,當知亦爾。
        • 為顯此義,說彼一切從自種生。又彼諸法一一而轉,當知自種各各差別。
      • [玅境講記]作意就是警覺的意思,就是和境界接觸,就是有感覺,就是去認識所緣境的相貌,就是有意志的行動 。
        • 識的運作程序:率爾、尋求、決定、染淨、等流。
        • 先是由作意心所開始(若有色法出現,它就警覺眼識),若前五識和外面的境界一接觸(率爾),一刹那,第六意識就開始活動了。
        • 若是熟悉的境界,第六意識一下子就決定了;若是生疏的境界,第六識還要經過尋求的階段,即觀察、思惟一下,尋求以後就決定了。
        • 決定以後,就開始行動(染、淨),即有善惡的分別。
        • 染、淨行動以後,和前一刹那一樣,相續下去,叫做等流。
        • 在這裡面,就是由第六意識來決定,前五識同它配合。
        • 在唯識的經論上說,第六意識要依止阿賴耶識和末那識;第七識它是內緣,它是緣阿賴耶識。
        • 見道的聖人,他在率爾、尋求、決定的時候,有明相應觸 。
  • [論]彼作業者,當知有六種:
    • 謂唯了別自境所緣,是名初業:唯了別自相,唯了別現在,唯一剎那了別;
    • 復有二業,謂隨意識轉:隨善、染轉,隨發業轉;
    • 又復能取愛、非愛果,是第六業。
      • [披尋記]眼識作業有三差別:一、了別業,此開為四;二、隨轉業,此攝有三;三、取果業。
        • 依此差別,或開或合,故成六種
        • 如說一切顯、形、表色,亦是眼識境界、眼識所緣,名之差別。
        • 除意識外,不共餘識,是名自境所緣
        • 此了別業,不同意識遍緣一切自、他境界,故置言。
        • 如彼意識了別自相、共相;眼識不爾,唯了別自相
        • 又彼意識了別去、來、今世;眼識不爾,唯了別現在
        • 又彼意識剎那了別,或相續了別;眼識不爾,唯一剎那了別
        • 此說二業,即隨轉業及取果業。
        • 隨轉業中復開為三:一、隨意識轉,二、隨善染轉,三、隨發業轉。
        • 眼識轉時,由染汙及善意識力所引故,從此無間有染汙法或善法生。由此道理,說彼眼識隨意識轉隨善染轉
        • 又由意識能發善、不善業,彼亦隨轉,由是復說隨發業轉
        • 取果業中,於人天趣有善業異熟生眼;於諸惡趣有不善業異熟生眼。如是差別,從業所生,是名能取愛、非愛果
      • [論,卷第03][科]眼等識隨意識轉
      • [玅境講記]唯一剎那了別:第二剎那不可以 。
        • 因為什麼不可以呢?因為第六識活動了,第六識一活動,眼識就停下來了。
        • 當然第六識又指揮它,它可能又發生作用了。
        • 第六識也可能一剎那了別就停下來,但是也可能相續地,一剎那一剎那相續下去,這也是不決定。
        • 有同時意識,就是意識和前五識同時發生作用。但是那一剎那只是了別而已,第二剎那意識就有分別了。
        • 意識一分別的時候,眼識就不能動了,所以前五識只是一剎那 。
        • 前五識是有了別性,明了一下子就過去了,但它不能分別這個是好的、壞的,等到一說是好、是壞,就是第六識了 。
        • 隨意識轉:眼識的活動,它不能夠自主的活動,它是隨意識的命令去活動的。但是眼識在初一剎那的時候,還不能說善、染的。

[科]耳識身相應地:

  • [論]云何耳識自性?謂依耳了別聲。
    • 彼所依者,俱有依,謂耳;等無間依,謂意;種子依,謂一切種子阿賴耶識。
      • ,謂四大種所造耳識所依淨色,無見,有對;意及種子,如前分別。
    • 彼所緣者,謂聲,無見,有對。
      • 此復多種,如螺貝聲、大小鼓聲、舞聲、歌聲、諸音樂聲、俳戲叫聲、女聲、男聲、風林等聲、明了聲、不明了聲、有義聲、無義聲、下中上聲、江河等聲、鬥諍諠雜聲、受持演說聲、論議決擇聲 。如是等類,有眾多聲。
      • 此略三種:謂因執受大種聲因不執受大種聲因執受、不執受大種聲;初唯內緣聲,次唯外緣聲,後內、外緣聲 。
      • 此復三種:謂可意聲、不可意聲、俱相違聲。
      • 又復聲者,謂鳴、音、詞、吼表彰語等差別之名;是耳所行、耳境界,耳識所行、耳識境界、耳識所緣,意識所行、意識境界、意識所緣。
    • 助伴及業,如眼識應知。
      • [披尋記]明了聲不明了聲,二種聲攝;即了義聲、不了義聲。
        • 四聖言聲,名有義聲;四非聖言聲,名無義聲
        • 下惡趣聲,是名下聲;中人趣聲,是名中聲;上天趣聲,是名上聲
        • 風林聲,等取叢聲。江河聲 ,等取鳥聲、獸聲。
        • 謂若大種內身所攝,為阿賴耶識之所執受,是名執受大種;以此為因,聲現前起, 名因執受大種聲
        • 若諸大種外器所攝,不為阿賴耶識之所執受,是名不執受大種;以此為因,聲現前起,名因不執受大種聲
        • 若以執受、不執受二種大種為因之所生,名因執受、不執受大種聲
        • 初唯內緣聲者,謂如鬥諍諠雜聲等;次唯外緣聲者,謂如風林聲等;後內、外緣聲等者,謂如螺貝聲等。

[科]鼻識身相應地:

  • [論]云何鼻識自性?謂依鼻了別香。
    • 彼所依者,俱有依,謂鼻;等無間依,謂意;種子依,謂一切種子阿賴耶識。
      • ,謂四大種所造鼻識所依淨色,無見,有對;意及種子,如前分別。
    • 彼所緣者,謂香,無見,有對。
      • 此復多種 ,謂好香、惡香、平等香,鼻所齅知根、莖、華、葉、果實之香,如是等類,有眾多香。
      • 又香者,謂鼻所聞、鼻所取、鼻所齅等差別之名 ;是鼻所行、鼻境界,鼻識所行、鼻識境界、鼻識所緣,意識所行、意識境界、意識所緣。
    • 助伴及業,如前應知。

[科]舌識身相應地:

  • [論]云何舌識自性?謂依舌了別味。
    • 彼所依者,俱有依,謂舌;等無間依,謂意;種子依,謂一切種子阿賴耶識。
      • ,謂四大種所造舌識所依淨色,無見,有對;意及種子,如前分別。
    • 彼所緣者,謂味,無見,有對。
      • 此復多種,謂苦、酢、辛、甘、鹹、淡、可意、不可意、若捨處所,舌所嘗。
      • 又味者,謂應嘗、應吞、應噉、應飲、應舐、應吮、應受用,如是等差別之名 ;
        • 是舌所行、舌境界,舌識所行、舌識境界、舌識所緣,意識所行、意識境界、意識所緣。
    • 助伴及業,如前應知。
      • [披尋記]非可意非不可意,名捨處所。於此處所不生貪恚,住無記故。

[科]身識身相應地:

  • [論]云何身識自性?謂依身了別觸。
    • 彼所依者,俱有依,謂身;等無間依,謂意;種子依,謂一切種子阿賴耶識。
      • 身,謂四大種所造身識所依淨色,無見,有對;意及種子,如前分別。
    • 彼所緣者,謂觸,無見,有對。
      • 此復多種:謂地、水、火、風、輕性、重性、滑性、澀性、冷、饑、渴、飽、力、劣、緩、急、病、老、死、癢、悶、黏、疲、息、軟、怯、勇,如是等類,有眾多觸。
      • 此復三種:謂好觸、惡觸、捨處所觸,身所觸。
      • 又觸者,謂所摩、所觸、若硬、若軟、若動、若煖,如是等差別之名 ;
        • 是身所行、身境界,身識所行、身識境界、身識所緣,意識所行、意識境界、意識所緣。
    • 助伴及業,如前應知。
      • [披尋記]此中所觸,初四大種是實有性;所餘造色輕性、重性,乃至怯、勇,當知即於大種分位假施設有。
      • [論,卷第54][科]分別色蘊:物類差別:若處中所說造色乃至,當知即於大種分位假施設有。謂...

[科]前五識隨意識轉與三心的關係 :

  • [論]復次,雖眼不壞,色現在前,能生作意若不正起,所生眼識必不得生。
    • 要眼不壞,色現在前,能生作意正復現起,所生眼識方乃得生。
    • 如眼識生,乃至身識,應知亦爾。
    • 復次,由眼識生,三心可得。如其次第,謂率爾心、尋求心、決定心。初是識,二在識。
      • 決定心後方有染、淨,此後乃有等流眼識不善轉。
      • 不由自分別力,乃至此不趣餘境,經爾所時,眼、意二識或、或,相續而轉。
    • 如眼識生,乃至身識,應知亦爾。
      • [論,卷第03][科]眼等識生緣差別[科]眼等識隨意識轉:
      • [論,卷第51][科]阿賴耶識流轉四相建立[論]云何建立阿賴耶識與轉識等俱轉轉相?
      • [論,卷第63][科]諸心差別而轉:依勝義道理,建立諸識俱有差別:
      • [披尋記]
        • 眼識生已,從此無間,必意識生。
        • 從此無間,或時散亂,或耳識生,或五識中隨一識生;若不散亂,必定意識中第二決定心生。
        • 此中且約意識生無散亂為論,是故說言由眼識生,三心可得
        • 一剎那名率爾心,此是眼識;次剎那名尋求心決定心
        • 當知若意識生,或時散亂,則不定爾。顯非決定,置可得言。
        • 由彼意識起尋求心及決定心,隨爾所時分別境界,此後乃有染汙或善法生,由是此言決定心後方有染、淨
        • 即由染汙及善意識力所引故,從此無間,於眼識中,染汙及善法生,是故此言此後乃有等流眼識善、不善轉
        • 然彼眼識善、不善轉,唯由意識分別所引,是故此言不由自分別力。自唯隨境勢力任運而轉,無分別故;即此剎那,名染、淨心
        • 從此以後,乃至此意不趣餘境,眼、意二識或善、或染,相續而轉;即此剎那,名等流心
      • [玅境講記]作意:是阿賴耶識的作意心所;或是第六意識的作意心所 。
        • 率爾:就是突然間接觸一種境界,不是預謀的,不是先有意的。
        • 經爾所時:經過那麼多的時間,或長、或短不一定。

[科]相應喻:

  • [論]復次,應觀五識所依,如往餘方者所乘;所緣,如所為事;助伴,如同侶;業,如自功能。
    • 復有差別,應觀五識所依,如居家者家;所緣,如所受用;助伴,如僕使等;業,如作用。
      • [披尋記]此中為顯五識有其自性,乃至作業和合而轉名相應義,故舉二喻示其差別。

[論]本地分中意地第二之一

[科]意地:

  • [論]已說五識身相應地。云何意地?此亦五相應知:謂自性故,彼所依故,彼所緣故,彼助伴故,彼作業故。
  • [論]云何意自性?謂心、意、識。
    • ,謂一切種子所隨依止性、所隨依附依止性,體能執受,異熟所攝阿賴耶識;
    • ,謂恆行意及六識身無間滅意;
    • ,謂現前了別所緣境界。
      • [論,卷第63][科]諸心差別而轉:依勝義道理,建立諸識俱有差別:
      • [披尋記]意地,攝一切識。依思量義,轉得名。如說意處具攝諸識,此亦如是,總名意地。
        • 然此不說意相應者,隨應當知此相應相偏說意識,不說一切。下所依中,當廣其義。
        • 此心、意、 識三差別如上自釋。然非一一不通一切;約勝功能,故差別說。
        • 問:五識相應前文已顯,何故此中復更宣說?
        • 答:五識麤顯,前已別說,然意未盡,今意地攝。
          • 如下廣釋色聚、心、心所品,非不兼說五識相應。由是當知,此云意地,攝一切識。
        • 積集名,體即阿賴耶識。由阿賴耶積集諸法一切種子,依此義故,偏得名。
        • 一切種子略有二別:一、一切一切,二、少分一切。
          • 一切一切者,謂漏、無漏諸法種子皆悉具足;
          • 少分一切者,謂唯有漏諸法種子。
        • [論,卷第02]復次,此一切種子識,若般涅槃法者,一切種子皆悉具足;不般涅槃法者,便闕三種菩提種子。
          • 隨所生處,自體之中,餘體種子皆悉隨逐。
        • 此中一切,應如是知。
        • 由是此言所隨依止性;亦為般涅槃法無漏種子之所依附,由是此言依附依止性
        • [攝大乘論本,卷第1]此聞熏習,為是阿賴耶識自性?為非阿賴耶識自性?
          • 若是阿賴耶識自性,云何是彼對治種子?
          • 若非阿賴耶識自性,此聞熏習種子所依云何可見,乃至證得諸佛菩提?
          • 此聞熏習隨在一種所依轉處,寄在異熟識中,與彼和合俱轉,猶如水乳;然非阿賴耶識,是彼對治種子性故。
        • 是故阿賴耶識雖是彼依止性,然但依附,隨彼俱轉,是名所隨依附依止性
        • 如是二種所依止性,當知其體即是阿賴耶識。
        • 由彼執受所依,說彼為能執受;由彼唯先業引,說名異熟所攝
        • 具有此義,方成一切種子所隨依止性、所隨依附依止性。是故作如是說。
        • 思量名意,前已略說。恆審思量,名恆行意,體即末那。思量義勝,偏得名。
        • 又為止,亦名為,體即無間過去識,是名無間滅意
        • 以理而言,心、意具有,如成唯識廣辯其相。
        • 今約麤顯,唯號六識,所謂眼識乃至意識,名六識身無間滅意
        • 了別,義通一切,然前六識了別義顯,偏得此名。
        • 若彼境界能生於識,如是境界方成所緣,是名所緣境界
        • 彼能緣心於此了別正現行時,名為現前,此名為
        • 若入過去及在未來,皆不名識,不現前故。為簡此義,故作是說。
      • [玅境講記]心:一切種子所隨逐的地方。所隨依止性指有漏種子說的;所隨依附依止性指無漏種子說的 。
        • 心:一切法就是心,心就是一切法;阿賴耶識 。
        • 意:阿陀那識就是末那識;對一切種子識而言,阿陀那識是阿賴耶識的現行識。
        • 未來的名;現在的名;過去的名
  • [論]彼所依者,等無間依,謂意;種子依,謂如前說一切種子阿賴耶識。
    • [披尋記]前自性中舉心、意、識,顯此意地遍通一切,今此所依及下所緣、助伴、作業,理亦應通一切識有。
      • 然此論中唯說前六識身,不說心、意有相應義。
      • 如下有言:此中顯由五法,六識身差別轉,乃至廣說,可為證明。
      • 由是當知,此所說義是隱密說,非是了義。
      • 是故於此所依及下所緣、助伴、作業,皆唯偏約意識為論。如文自顯。
      • 復次,此所依中,不說意識有俱有依,然理非無。成唯識說,彼俱有依即末那識。今略不說。
      • 此亦同前,不更分別心、意道理應知。
    • [論,卷第51]由阿賴耶識執受色根,五種識身依之而轉,非無執受;又由有阿賴耶識故,得有末那;由此末那為依止故,意識得轉。
      • 譬如依止眼等五根,五識身轉,非無五根 ;意識亦爾,非無意根
  • [論]彼所緣者,謂一切法,如其所應。若不共者,所緣即受想行蘊、無為、無見無對色、六內處及一切種子。
    • [披尋記]此中所緣,唯約意識,已如前說。
      • 今於此中略別為二:一、共五識,二、不共五識。總此二種,名一切法
      • 在五識中,隨自所緣,或名為色,或名聲、香、味、觸。
      • 今此意識,於彼一切皆能遍緣,轉得名。如說法處、法界,此亦如是。
      • 然復當知,於共所緣非定俱起。隨眼識俱,則緣色境;乃至隨身識俱,則緣觸境;或復五識同時俱起,則一切境皆為所緣。
      • [論,卷第76]廣慧!若於爾時一眼識轉,即於此時唯有一分別意識,與眼識同所行轉;
        • 若於爾時二、三、四、五諸識身轉,即於此時唯有一分別意識,與五識身同所行轉。
      • 由是此說如其所應
      • 此說不共五識所緣,略有五別:一、受想行蘊,二、無為,三、無見無對色,四、六內處,五、一切種子。
      • 由彼意識遍能了別自相、共相,及變相緣有無、假實等法,是故略說五不共法。
      • 此中唯說受、想、行蘊,不說識蘊,於六內處意處攝故。
      • [論,卷第03]無為有八事。謂虛空,非擇滅,擇滅,善、不善、無記法真如,不動,想受滅。
      • 唯有為滅之所顯故,名為無為
      • [論,卷第65]即由五相,應知建立無見無對諸法差別。
        • 何等為五?一、因緣故;二、據處所故;三、顯現故;四、無變異故;五、所緣故。
      • 蘊中一分所攝,自心分別之所起故。
      • 十二處中,眼處乃至意處,名六內處
      • 諸法種子,名一切種
      • 如是等類,皆為意識之所緣境。或現量緣,或變相起,不與五識俱轉,故名不共
    • [玅境講記]無見、無對色;意識所緣的色法,是定自在所生色,大威德三摩地所變現的一切色法。
      • 阿賴耶識能緣六內處;阿賴耶識能緣一切種子 。
  • [論]彼助伴者,
    • 謂作意、觸、受、想、思,
    • 欲、勝解、念、三摩地、慧,
    • 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癡、精進、輕安、不放逸、捨、不害,
    • 貪、恚、無明、慢、見、疑,
    • 忿、恨、覆、惱、嫉、慳、誑、諂、憍、害,
    • 無慚、無愧,惛沈、掉舉、不信、懈怠、放逸、邪欲、邪勝解、忘念、散亂、不正知,
    • 惡作、睡眠、尋、伺,
    • 如是等輩俱有相應心所有法,是名助伴。
    • 同一所緣,不同一行相,一時俱有,一一而轉,各自種子所生。
    • 更互相應,有行相,有所緣,有所依。
      • [披尋記]此中
        • 作意、觸、受、想、思,是名遍行心所,遍一切處、一切地、一切時、一切生故。
        • 欲、勝解、念、三摩地、慧,是名別境心所,於各別境隨順生故。
        • 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癡、精進、輕安、不放逸、捨、不害,名善心所,由對治染差別轉故。
        • 貪、恚、無明、慢、見、疑,是名根本煩惱心所,所餘煩惱從此生故。
        • 忿、恨、覆、惱,乃至睡眠、尋、伺,名隨煩惱心所,此隨根本煩惱生故,隨應當知是彼分故、彼品類故、彼等流故。
        • 如是等類一一差別,決擇分中廣釋其相。
        • 此諸心所,如其所應,與彼意識俱有相應,故名助伴
        • [論,卷第55]問:諸心、心所,凡有幾種差別名耶?答:有眾多名,謂有所緣相應有行有所依等無量差別。
        • 由心、心所於一所緣作無量種差別行相轉故,名有行相
        • 由有所取,此方得生,若無所取,則不生故,名有所緣
        • 由一種類,託眾所依差別轉故,名有所依。雖有為法無無依者,然非此中所說依義,唯恆所依為此量故。
      • [玅境講記]不定心所:不一定是善、也不一定是惡。
  • [論]彼作業者,
    • 謂能了別自境所緣,是名初業;復能了別自相、共相;復能了別去、來、今世;復剎那了別,或相續了別;
    • 復為轉、隨轉,發淨、不淨一切法業;
    • 復能取愛、非愛果;
    • 復能引餘識身,又能為因,發起等流識身;
    • 又諸意識望餘識身有勝作業,謂分別所緣、審慮所緣,若醉、若狂,若夢、若覺,若悶、若醒,若能發起身業、語業,若能離欲、若離欲退,若斷善根、若續善根,若死、若生等。
      • [披尋記]此中自境,謂一切法。若共五識、不共五識,一切皆為意識之所緣故,得此境名。
        • 謂於有法了知有相,於有相中復有自相、共相差別。
        • [論,卷第16]何等名為自相有法?當知此法略有三種:一、勝義相有,二、相狀相有,三、現在相有。
          • 何等名為共相有法?當知此相復有五種:一、種類共相,二、成所作共相,三、一切行共相,四、一切有漏共相,五、一切法共相。
        • 由彼意識於此一切能善思擇,名能了別自相、共相
        • 若諸果法,已謝滅相,名過去世;有因未生相,名未來世;已生未滅相,名現在世
        • 又諸種子不離法故,如前說法亦有三世建立差別。如下自說。
        • 謂如意識尋求心生時,或散亂不相續起,是名剎那了別
        • 若不散亂,決定心生,由是分別引發染、淨,是名相續了別
        • 由彼意識有分別力,善、染心所相應俱起,不同五識唯為隨轉。
        • 剎那變異,名之為;相似相續,名為隨轉。由是總說發淨、不淨一切法業
        • 此中果言,謂異熟果。有愛、非愛二種差別。生人、天趣,是名愛果;若生惡趣,名非愛果。
        • 由意識力,有諸欲取、或諸見取、或戒禁取、或我語取,即由諸取能生三界苦果,是名能取愛、非愛果
        • 若五識生,意識為先,是名意識引餘識身。又或五識生已,意識方生。
        • 如說五識率爾心後,意識尋求、決定心生;復由尋求、決定二意識故,分別境界,從此無間染、淨心起。
        • 以此為因,引令五識亦有染汙及善法生,相續等流,名等流心。如是道理,前已引釋,是名發起等流識身
        • 前說作業,與五識身雖有不共,總略而言,亦六種攝。
        • 今於總略更廣宣說有勝作業。五識昧劣,不名為勝;意識明利,獨得勝名。由此勝故,作業亦勝,名勝作業。
        • 若死、若生等者:此中言,等取外分若壞、若成,如下自說。

[科]意識勝作業:分別所緣 :

  • [論]云何分別所緣?由七種分別,謂有相分別、無相分別,任運分別、尋求分別、伺察分別,染汙分別、不染汙分別。
    • 有相分別者,謂於先所受義、諸根成熟善名言者所起分別。
    • 無相分別者,謂隨先所引及嬰兒等不善名言者所有分別。
    • 任運分別者,謂於現前境界,隨境勢力任運而轉所有分別。
    • 尋求分別者,謂於諸法觀察、尋求所起分別。
    • 伺察分別者,謂於已所尋求、已所觀察,伺察安立所起分別。
    • 染汙分別者,謂於過去顧戀俱行、於未來希樂俱行、於現在耽著俱行所有分別。若欲分別、若恚分別、若害分別,或隨與一煩惱、隨煩惱相應所起分別。
    • 不染汙分別者,若善、若無記。謂出離分別、無恚分別、無害分別,或隨與一信等善法相應。或威儀路、工巧處,及諸變化所有分別。
    • 如是等類,名分別所緣。
      • [披尋記]於先所受義所起分別。如於五識率爾心後,尋求、決定二意識生,分別五識彼彼境界。
        • 諸根成熟善名言者所起分別。謂從少年位以去,乃至老位,是名諸根成熟。於此位中有力、有能了名言義,是謂善名言者
        • 隨先所引所有分別。如染淨心、等流心是。
        • 嬰兒等不善名言者所有分別。此言嬰孩、童子位中,無有功能了名言義,是謂不善名言者
        • 嬰孩位者,謂乃至未能遊行嬉戲。童子位者,謂能為彼事。如下自釋。
        • 謂彼境界或極廣大、或極可意時,心若於彼已極串習、已極諳悉,便即剎那剎那相續而生,是名隨境勢力任運而轉
        • 此通定地、不定地說。雖五識身亦有如是相轉,然非此說,由釋意識勝作業故。
        • 謂於諸法既尋求已,既觀察已,如所安立,復審觀察,是名伺察安立所起分別
        • 前說隨尋思行,此說隨伺察行,由是建立二種差別。
        • 約三世貪染差別為論。若於諸可愛事,緣過去相,名顧戀俱行;緣未來相,名希樂俱行;緣現在相,名耽著俱行
        • 約三界染惱差別為論。若欲、若恚、若害分別,唯欲界繫;隨一煩惱或隨煩惱相應所起分別,通三界繫。
        • 如是總名染汙分別
        • 謂出離分別乃至或隨與一信等善法相應所有分別,是名為。此中出離分別,謂出離欲。餘文易知。
        • 若威儀路、工巧處,及諸變化所有分別,是名無記
        • 當知威儀、工巧亦有染、善可得。
          • 若依伎樂,以染汙心發起威儀,是染汙性;若依寂靜,即是善性。
          • 若依染著發起工巧,是染汙性;若善加行所起工巧,即是善性。
        • 變化心亦有善性可得,如諸菩薩為引導他,或為利益諸有情故而起變化,當知是善,此無染汙。如下決擇分釋。
        • 今於此中,唯取無覆無記性者所有分別,名為不染汙分別
        • 無記法總說有四,謂異熟生、威儀路、工巧處、變化心。
        • 今於此中不說異熟生者,彼唯業引,非分別故。

[科]意識勝作業:審慮所緣:

  • [論]云何審慮所緣?謂如理所引、不如理所引、非如理非不如理所引。
    • 如理所引者,
      • 謂不增益非真實有。如四顛倒,謂於無常常倒,於苦樂倒,於不淨淨倒,於無我我倒。
      • 亦不損減諸真實有。如諸邪見,謂無施與等諸邪見行。
      • 或法住智,如實了知諸所知事。
      • 或善清淨出世間智,如實覺知所知諸法。
      • 如是名為如理所引。
    • 與此相違,當知不如理所引
    • 非如理、非不如理所引者,謂依無記慧審察諸法。
    • 如是名為審慮所緣。
      • [披尋記]謂諸愚夫於所知事不如實知,故諸行無常、剎那無常起有漏不淨
        • [論,卷第26]云何不淨所緣?謂略說有不淨:一、朽穢不淨,二、苦惱不淨,三、下劣不淨,四、觀待不淨,五、煩惱不淨,六、速壞不淨。
        • 無我。二無我者:一、補特伽羅無我,二、法無我。
        • 此中邪見,謗無施與、謗無愛養、謗無祠祀,乃至廣說謗世間無真阿羅漢。
        • 如是等類皆此所說,是故言。如下有尋有伺地說。
        • [論,卷第10]問:應以幾智知緣起耶?答:二。謂以法住智及真實智。
          • 云何以法住智?謂如佛施設開示,無倒而知。
          • 云何以真實智?謂如學見跡觀甚深義。
        • [論,卷第26]所知事者,謂或不淨、或慈愍、或緣性緣起、或界差別、或阿那波那念,
          • 或蘊善巧、或界善巧、或處善巧、或緣起善巧、或處非處善巧,或下地麤性上地靜性,
          • 或苦諦、集諦、滅諦、道諦,是名所知事。
        • 於如是等能正解了,是名如實了知
        • 出世間智住有學位,名為清淨。住無學位,名善清淨。此於所知諸法能證真實,是名如實覺知
        • [論,卷第83]者,謂實有義。
        • [顯揚聖教論 頌,攝事品第1]心、心所有、色、不相應、無為。
        • 如是五法總攝一切所應可知,是故名為所知諸法
        • 如以無記心發起威儀、工巧等事,要以無記慧審察為先,方能成辦彼彼所作,是名依無記慧審察諸法

[科]意識勝作業:醉、狂 :

  • [論]云何醉?謂由依止性羸劣故,或不習飲故,或極數飲故,或過量飲故,便致醉亂。
  • [論]云何狂?謂由先業所引,或由諸界錯亂,或由驚怖失志,或由打觸末摩,或由鬼魅所著,而發癲狂。
    • [披尋記]此中依止,所謂意根。體 性羸劣,不堪遽務,故致惑亂。此亦名,彼差別故。
      • 地、水、火、風,名為諸界。不平等起,是名錯亂
      •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第10]又漸命終者,臨命終時多為斷末摩苦受所逼。
        • 無有別物名為末摩,然於身中有異支節便致死,是謂末摩
        • 若水 、火、風隨一增盛,如利刀刃末摩,因此便生增上苦受,從斯不久遂致命終。
      • 是名解支節死。除天、那落迦,所餘生處一切皆有,如下自釋。
      • 今此不說水、火及風觸末摩苦,唯依外分地大捶,說觸末摩。此發顛狂,不遂致死,故作是說。
      • [論,卷第54]所行:問:由幾因緣意根壞耶?答:由四因緣 :
        • 一、由蓋所作,謂於五蓋中隨由一蓋覆蔽其心;
        • 二、由散亂所作,謂由鬼魅嬈亂其心;
        • 三、由未證所作,謂彼內心猶未證得靜慮無色勝品功德,然於其中強發作意;
        • 四、由未解所作,謂於多聞、工巧等事,心未純熟強施方便。

[科]意識勝作業:夢、覺:

  • [論]云何夢?謂由依止性羸劣;或由疲倦過失;或由食所沈重;或由於闇相作意思惟;或由休息一切事業;或由串習睡眠;
    • 或由他所引發,如由搖扇、或由明呪、或由於藥、或由威神,而發昏夢。
  • [論]云何覺?謂睡增者不勝疲極故,有所作者要期睡故,或他所引,從夢而覺。
    • [論,卷第23]由極多食,如極重擔鎮壓其身。
    • [披尋記]令身沈重,乃至廣說令心數為惛沈睡眠之所纏繞,於睡眠時有多惡夢,於應起時不能覺寤,由是此言食所沈重
      • 此中闇相,謂心惛昧。此若生時,無所堪能,是故睡眠必定皆起。如下三摩呬多地說。
      • 如由搖扇乃至威神,皆說由他引發差別。威力神通,是名威神。餘如文知。
      • 有所作者要期睡故者:[論,卷第24]思惟起想巧便而臥

[科]意識勝作業:悶、醒:

  • [論]云何悶?謂由風、熱亂故;或由捶打故;或由瀉故,如過量轉痢及出血;或由極勤勞,而致悶絕。
  • [論]云何醒?謂於悶已而復出離。
    • [披尋記]謂由風、熱亂故者:此說風界、火界錯亂,故致悶絕。

[科]意識勝作業:發起身業、語業 :

  • [論]云何發起身業、語業?謂由發身、語業智前行故;次欲生故;次功用起故;次隨順功用為先,身、語業風轉故;從此發起身業、語業。
    • [披尋記]此中言,謂審慮思。審慮未來非現見境相應之慧,名為故。如下攝事分說。此最初起,故名前行
      • 審慮無間,起決定思。樂所作欲俱有轉故,是名欲生
      • 此中功用,謂動發思。此有染汙及善差別。勢力增上,得功用名。
      • 入息、出息是名為
        • 要依身心,此方得轉,由業所引,故名業風
        • 業風轉故,發起身、語,能成所作,由是說言身、語業風

[科]意識勝作業:離欲、離欲退 :

  • [論]云何離欲?謂隨順離欲根成熟故,從他獲得隨順教誨故,遠離彼障故,方便正修無倒思惟故,方能離欲。
  • [論]云何離欲退?謂性軟根故;新修善品者,數數思惟彼行 、狀、相故;受行順退法故;煩惱所障故;惡友所攝故,從離欲退。
    • [披尋記]此中離欲,隨應當知世、出世別。離欲因緣,總有四種,初唯出世,餘通二種。
      • [論,卷第21]不般涅槃緣
      • 無彼因緣,爾時方能善根成熟,漸次乃至得般涅槃。
      • 此中善根,謂出世種姓。即以種姓為依、為住,能獲信、戒、聞、捨、慧功德法,故名善根
      • [論,卷第21]云何將成熟?謂即如是已得趣入補特伽羅。除所獲得最後有身,謂住於此得般涅槃,或能趣入正性離生。
        • 從趣入後,於後後生修集諸根轉上、轉勝、轉復微妙,是名將成熟。
        • 云何已成熟?謂所獲得最後有身,若住於此得般涅槃,或能趣入正性離生,是名已成熟。
      • 根成熟,方能證彼,是故說名隨順離欲
      • 謂初修業者始修業時,善通達修瑜伽師聽聞教誨,由是因緣,於修作意如應安立,隨所安立能正修行,乃至觸證心一境性。
      • [論,卷第25]云何知此中略義?謂於此中略有三障:一、加行障,二、遠離障,三、寂靜障。
      • 若此諸不合、不會,說名遠離
      • [論,卷第26]四種所緣境事
      • 方便正修無倒思惟者:謂出離欲略有四種所緣境事,於此四種境事勤修觀行,隨應解了所知境界,如實無倒,能遍了知。由是因緣,能淨煩惱,究竟解脫。
      • 云何離欲退者:此之因緣,總略有五,如下自說。通世、出世,翻前應知。
      • 性軟根者:謂是鈍根下劣欲解故。
      • 此中善品,謂定地中心、心所法。最初修學補特伽羅,名新修善品者
      • 要於定諸狀數數思惟,方能入初靜慮,或所餘定。
      • 由是因緣,未能證入諸無漏定。未證無漏故,或從離欲退。
      • 何以故?由於諸色乃至識法未能思惟如病、如癰等行,於有為法未能心生厭惡、怖畏、制伏,於甘露界未能繫念思惟故。
      • [論,卷第13]何等為行?謂如所緣作種種行而入於定。謂麤行、靜行,病行、癰行,箭行、無常行等,若於彼彼三摩地中所有諸行。
        • 何等為狀?謂於諸定臨欲入時便有此定相狀先起。
          • 由此狀故,彼自了知:我於如是如是相定,不久當入,或復正入。
          • 彼教授師由此狀故,亦了知彼不久當入如是如是相定。
        • 何等為相?謂二種相:一、所緣相,二、因緣相。
          • 所緣相者,謂分別體。由緣此故,能入諸定。
          • 因緣相者,謂定資糧。由此因緣,能入諸定。
            • 謂隨順定教誡、教授,積集諸定所行資糧,修俱行欲 ,厭患有心,於亂、不亂審諦了知,及不為他之所逼惱。
            • 或人所作,或非人所作,或音聲所作,或功用所作。
      • [論,卷第12]云何順退分定?謂有鈍根下劣,欲、解、勤、精進故,入靜慮或所餘定,於喜、於樂、於勝功德不堪忍故,從靜慮退。
        • 如如暫入諸定差別,如是如是還復退失,乃至未善調練諸根。
      • [論,卷第13]謂修定者,從初靜慮還退出已,於諸靜慮不復樂入,亦不思惟此行、狀、相,然欲俱行諸想作意,數數現前,如先所說,從彼起已,隨念愛味。
        • 當於爾時,修靜慮者,應自撿行:我三摩地,今成退劣
      • 此中於喜、於樂、於勝功德不能堪忍,及於所得定隨念愛味,是名受行順退分法應知。
      • 謂由煩惱不能永拔,得涅槃故。
      • [論,卷第64]由五種相,建立惡友:一、無羞恥,二、有邪見,三、有懈怠,四、有邪行,五、性怯劣。
      • 由為彼(惡友)攝,引導無義,是故能令從離欲退

[科]意識勝作業:斷善根、續善根 :

  • [論]云何斷善根?謂利根者,成就上品諸惡意樂現行法故;得隨順彼惡友故;彼邪見纏極重圓滿到究竟故;彼於一切惡現行中,得無畏故;無哀愍故 ,能斷善根
    • 此中種子亦名善根,無貪、瞋等亦名善根。但由安立現行善根相違、相續,名斷善根;非由永拔彼種子故。
  • [論]云何續善根?謂由性利根故;見親朋友修福業故;詣善丈夫聞正法故;因生猶豫,證決定故 ,還續善根
    • [披尋記]樂欲所作相應煩惱數現行故,名現行法。令墮惡趣,故名為。行相猛利,故上品攝。由彼種子未被損伏、未被永害,得成就名。
      • 順惡友,惡思所思、惡說所說、惡作所作故。
      • 於無施與、無愛養、無祠祀等所說義,自心生起決定勝解,名邪見纏
        • 最極厚重上品所攝,故名極重。乃至少分未能損減,故名圓滿。摧伏善法,不為善法之所摧伏,名到究竟
      • 於一切身、語不善業諸現行中,無有厭惡,心生歡喜,不見少分所有過患,是故無畏。於他有情樂為損害,名無哀愍
      • 謂於先世所習善因,此名種子。由此種子,於現法善能為增上,故名善根。然非此說。唯取無貪、無瞋、無癡諸現行法,名為善根
        • 若遇違緣,令不相續,名斷善根。非由永斷彼善種子名斷義故。
      • 謂於邪法心生猶豫為先故,後於正法生起正見而證決定,由是因緣,還續善根
      • 復次,此中善根若斷、若續補特伽羅及其因緣,有多種別。
      • [論,卷第97]此中諸如來,由大士無上根勝、劣智力,於其先世善、不善因所集成根,隨其所應如實了知。
        • 又於現法染、淨門轉,生起當來染、淨諸法,亦隨所應如實了知故,言成就甚奇希有

[科]意識勝作業:死 :

  • [論]云何死?謂由壽量極故,而便致死。此復三種。謂壽盡故,福盡故,不避不平等故。
    • 當知亦是時、非時死。或由善心,或不善心,或無記心。
    • 云何壽盡故死?猶如有一,隨感壽量滿盡故死。此名時死
    • 云何福盡故死?猶如有一,資具闕故死。
    • 云何不避不平等故死?如世尊說:九因九緣,未盡壽量而死。
      • 何等為九?謂食無度量,食所不宜,不消復食,生而不吐,熟而持之,不近醫藥,不知於己若損、若益,非時、非量行非梵行。此名非時死
        • [披尋記]此中且說一種致死因緣,隨應當知有多差別。
          • [論,卷第52]除贍部洲人壽分量,所餘生處壽量決定。
            • 此贍部洲或時壽命廣無有量,或時短促壽量不定。
            • 北拘盧洲人壽量隨轉,如決定量畢竟隨轉,無中夭故,餘一切處名不隨轉。
            • 贍部洲人十歲時壽名為少壽,傍生一分亦名少壽。
            • 所以者何?一分傍生或一日夜壽量可得,或有一分若二若三,乃至極多十日十夜壽量可得。
            • 非想非非想處受生有情,名為多壽,經於八萬大劫數故。
          • 若諸如來、菩薩、阿羅漢等,於壽行中延促自在,無壽量極,名出離死。故此不說。
          • 望義不同,各說有;非由各說其事有別。何以故?即此九事,順益義是義,建立義是義故。
          • 食有四種:一、段食,二、觸食,三、意思食,四、識食。
          • 此中食無度量乃至不近醫藥,當知唯約段食為論。
          • 若食極少,令身饑羸;或復極多,令出入息來往艱難;如是說名食無度量
          • 食所不宜者:謂食所食,不能安隱、消變、增長安樂故。
          • 謂由所食不平和故,於其身中不消而住。若更重食,成不消病,或生身中種種疾病。是名不消復食
          • 謂食所食若能發起身中種種苦受,應速吐棄,令於當來苦不更生。
            • 如聲聞地於食知量中說:為令新受當不更生,受諸飲食。其義正同。與此相違,當知名為生而不吐
          • 熟而持之者:謂由過去食不知量、食所非宜、不消而食;由是因緣,於其身中生起種種身諸疾病。
            • 如是疾病熟變所生,此名為;若不息除,此名為
          • [論,卷第23]由此種種疾病因緣,發生身中極重猛利熾然苦惱不可意受。
            • 為欲息除如是疾病,及為息除從此因緣所生苦受,習近種種良醫所說饒益所宜,隨順醫藥及受種種悅意飲食,
            • 由此能斷已生疾病,及彼因緣所生苦受。如是名為為斷故受受諸飲食
          • 不近醫藥,翻此應知。
          • 不知於己若損、若益者:當知此通四食為論。
            • 如說段食,若受用已,安隱、消變、增長喜樂,是名為;與此相違,是名為
            • 由攝益義是食義故。如是所餘觸食乃至識食,隨其所應,損、益亦爾。
          • [論,卷第59]復次若行不應行名欲邪行,或於非支、非時、非處、非量、非理,如是一切皆欲邪行
            • 若於母等母等所護,如經廣說,名不應行。一切男及不男屬自、屬他皆不應行
            • 除產門外所有餘分皆名非支
            • 若穢下時、胎圓滿時、飲兒乳時、受齋戒時,或有病時,謂所有病匪宜習欲,是名非時
            • 若諸尊重所集會處,或靈廟中,或大眾前,或堅鞕地高下不平令不安隱,如是等處說名非處
            • 過量而行名為非量。是中者,極至於五,此外一切皆名過量。
            • 不依世禮故名非理
            • 若自行欲、若媒合他,此二皆名欲邪行攝
            • 若有公顯,或復隱竊,或因誑諂方便矯亂,或因委託而行邪行,如是皆名欲邪行罪
    • 云何善心死?猶如有一,將命終時,自憶先時所習善法;或復由他令彼憶念。
      • 由此因緣,爾時信等善法現行於心,乃至麤想現行。
      • 若細想行時,善心即捨,唯住無記心。
      • 所以者何?彼於爾時,於曾習善亦不能憶,他亦不能令彼憶念。
    • 云何不善心死?猶如有一,命將欲終,自憶先時串習惡法;或復由他令彼憶念。
      • 彼於爾時,貪、瞋等俱諸不善法現行於心,乃至麤、細等想現行,如前善說。
    • 善心死時,安樂而死。將欲終時,無極苦受逼迫於身。惡心死時,苦惱而死。將命終時,極重苦受逼迫於身。
    • 善心死者,見不亂色相。不善心死者,見亂色相。
    • 云何無記心死?謂行善、不善者,或不行者,將命終時,自不能憶,無他令憶。
      • 爾時非善心、非不善心死。既非安樂死,亦非苦惱死。
        • [披尋記]了像明利,是名麤想;任運惛昧,是名細想
    • 又行善、不善補特伽羅,將命終時,或自然憶先所習善及與不善,或他令憶。
      • 彼於爾時,於多曾習力最彊者,其心偏記,餘悉皆忘。
      • 若俱平等曾串習者,彼於爾時隨初自憶,或他令憶,唯此不捨,不起餘心。
        • [披尋記]於多曾習力最彊者至餘悉皆忘者:此中不說或他令憶。由多曾習力最彊故,唯隨自憶,他無堪能令自憶故。
    • 彼於爾時,由二種因增上力故,而便命終。謂樂著戲論因增上力,及淨、不淨業因增上力。
      • 受盡先業所引果已,若行不善業者,當於爾時,受先所作諸不善業所得不愛果之前相,猶如夢中見無量種變怪色相。
      • 依此相故,薄伽梵說:若有先作惡不善業及增長已,彼於爾時,如日後分,或山、山峰影等懸覆、遍覆、極覆。當知如是補特伽羅從明趣闇。
      • 若先受盡不善業果而修善者,與上相違。當知如是補特伽羅從闇趣明。
      • 此中差別者,將命終時,猶如夢中見無量種非變怪色可意相生。
        • [披尋記]
          • [論,卷第01]云何生?由我愛無間已生故,無始樂著戲論因已熏習故,淨、不淨業因已熏習故,彼所依體由二種因增上力故
            • 從自種子,即於是處中有、異熟無間得生。
            • 死、生同時,如稱兩頭,低、昂時等。
          • 今此命終,望彼當生,是故亦說由二因力
          • 由此命終,彼方得生;由彼當生,此便命終。
          • 死、生相續,平等平等,是故死、生皆說由二因力
          • 戲論因者,謂名言種。由無始來樂著無義戲論,妄分別故,熏習成種,能生所依、所緣諸差別事。
          • 業因,謂即業種。由淨、不淨業造作增長熏習力故,能感五趣異熟自體。
          • 無始時來,生、死流轉,皆由此二因增上力,故作是說。
          • 將命終時,名於爾時。諸不善業總有十體,謂從殺生乃至邪見。
          • 先所造作五相圓滿,名先所作。五相圓滿者,如下決擇分說。
          • 由此能感惡趣自體,不可愛故,名不愛果。於命終前,彼果未生,先受彼相,是名不愛果之前相
          • 如是前相,有無量種不可愛色相似顯現,是名變怪色相
          • 云何知耶?如下文說:流汗毛豎,諸如是等變怪相生。由是得知彼所見相。
          • 緣生法中,業有二別:一、造作業,無明所發故;二、增長業,愛取所潤故。
          • 若有不善業熟,當往惡趣生者,彼之前相從明趣闇
          • 猶如於日後分,彼日光明為山、山峰影所障覆,如如漸次,有初、中、後障覆之相。
          • 若於初位,日未遍覆,但覆少分,是名懸覆
          • 於此位中,闇相輕微。次於中位,日已遍覆,闇相轉重。
          • 乃至後位,闇相極重,故名極覆
          • 如是惡不善業補特伽羅從明趣闇前相亦爾。
    • 若作上品不善業者,彼由見斯變怪相故,流汗毛豎,手足紛亂,遂失便穢,捫摸虛空,翻睛咀沫。彼於爾時,有如是等變怪相生。
    • 若造中品不善業者,彼於爾時,變怪之相或有、或無,設有不具。
    • 又諸眾生將命終時,乃至未到惛昧想位,長時所習我愛現行。
      • 由此力故,謂我當無,便愛自身。由此建立中有生報
    • 若預流果及一來果,爾時我愛亦復現行。
      • 然此預流及一來果,於此我愛,由智慧力數數推求,制而不著。
      • 猶壯丈夫與羸劣者共相角力,能制伏之。當知此中道理亦爾。
    • 若不還果,爾時我愛不復現行。
      • [披尋記]謂由長時數習我愛現行增上力故,彼為建立,中有、生報無間得生。
        • 云何中有?謂此沒已,當生未生自相續法,中間有故,得中有名。
        • 云何生報?謂異熟果從業所生,自作自受,酬答前相,得生報名。
        • 自名言種及業種子親能生二,是名因緣。然依我愛,二方得起,由是我愛名建立因
        • 同安危義是建立義故。如是我愛,無始時來與身俱生,是名長時所習我愛
        • 此中且約欲界為論。由不還果不更還來欲界,說彼我愛不復現行
    • 解支節,除天、那落迦,所餘生處一切皆有。此復二種:一、重,二、輕。重謂作惡業者,輕謂作善業者。北拘盧洲一切皆輕。
    • 又色界沒時,皆具諸根。欲界沒時,隨所有根,或具、不具。
    • 清淨解脫死者,名調善死不清淨不解脫死者,名不調善死
    • 又將終時,作惡業者,識於所依從上分捨。即從上分冷觸隨起,如此漸捨乃至心處。
      • 造善業者,識於所依從下分捨。即從下分冷觸隨起,如此漸捨乃至心處。
      • 當知後識唯心處捨。從此冷觸遍滿所依。
        • [披尋記]謂漸命終者,臨命終時,多為斷末摩苦受所逼。末摩即是支節異名,是故此名解支節死。
          • 除天、那落迦者,以彼有情唯化生故,如下自說。諸化生者,非漸命終,故當除之。
          • 於五趣中,除天、那落迦,所餘人、鬼、傍生,是名所餘生處
          • 然於此中亦有一分是化生者,應不說有解支節死。今此說言一切皆有,當知少分一切有故。
          • 色界諸天無有斫截破壞殘害等苦,故彼沒時皆具諸根
          • 欲界不爾。若有此苦而致命終,隨所有根,當知不具;若無此苦,諸根當具,由是故說或具、不具
          • 謂阿羅漢有餘依中,先染汙意恆行煩惱不復現行,是名清淨
          • 解脫有二,謂煩惱解脫及事解脫。若諸種子滅及煩惱盡,是名煩惱解脫;若於諸根貪欲永斷,如是諸根亦當永斷,名事解脫。
          • 具此清淨解脫而捨身命,是名清淨解脫死者
          • [論,卷第85]有六種死。謂過去死、現在死、不調伏死、調伏死、同分死、不同分死。
          • [論,卷第85]不調伏死者,謂於過去世不調、不伏,有隨眠行展轉隨眠,世俗說言士夫隨眠。
            • 而命終已,於現在世結生相續,有隨眠行所攝,自體而得生起,於現在世乃至壽盡亦復如是,不調不伏。
            • 廣說乃至,而命終已,未來自體復得生起,又能攝取有隨眠行。
            • 由攝取彼以為因故,便為生等眾苦所縛,亦為貪等大縛所縛。
            • 調伏死者,謂於現在世已調、已伏無有隨眠。
              • 而命終已,未來自體不復生起,亦不攝取有隨眠行。
              • 不攝取彼以為因故,解脫生等眾苦差別,亦復解脫貪等大縛。
          • 於中調伏死,即此調善死之異名。與此相違,是名不調善死
          • 此中言,謂即一切種子、異熟所攝、執受所依阿賴耶識。
          • 所依,即彼執受有色根身。此為阿賴耶識之所依託,故名所依
          • 由阿賴耶識遍滿執受所依身故,隨所執受身上、下分遍滿皆煖。
          • 將命終時,不遍執受,故分分捨。隨所捨處,冷觸便生。
          • 此由作業善、惡不同,說捨所依下、上有別,然最後捨唯在心處,以是阿賴耶識最初生時之所託故。
          • 此中言,謂即肉心。由於此處識最初託,還於此中識最後捨。此中道理,如下自說。

[科]意識勝作業:生:

  • [論]云何生?由我愛無間已生故,無始樂著戲論因已熏習故,淨、不淨業因已熏習故,彼所依體由二種因增上力故,從自種子,即於是處中有異熟無間得生。
    • 死、生同時,如稱兩頭,低、昂時等。
      • [披尋記]此中我愛,長時所習。先命終時,我愛不捨;中有生時,我愛續生。於其中間無剎那斷,由是說言無間已生
        • [攝大乘論本,卷第1]復有有受盡相、無受盡相。
          • 有受盡相者,謂已成熟異熟果善、不善種子。
          • 無受盡相者,謂名言熏習種子,無始時來種種戲論流轉種子故。
        • 當知二因熏習有其差別。
          • 戲論因無受盡相,剎那流轉相續無盡故。
          • 淨、不淨業因有受盡相,生、死流轉與果有盡故。
        • 即由是義,說戲論因無始時有,不說業因,隨先造作成熟異故。
        • 此中言,謂即我愛。我愛所依即五蘊。如是五蘊有二位別:一、中有位,二、異熟位。
        • 於此二位,體若生時,要以戲論自種為其親,及業自種為其勝,由是此說從自種生
        • 又所依體於當生處方可得生。如作善業,當往善趣 ;若作惡業,當往惡趣,由是此說於是處生
        • 前所依沒,此中有生,中有滅時,異熟果生,由是故說中有、異熟無間得生
        • 又雖無間,說有先後,然假施設,理必不然,由是故說死、生同時,如稱兩頭,低、昂時等
        • 何以故?若許死、生實有先、後,應於中間異相可得,然不可得,故知不爾。
        • [論,卷第54]分別色蘊:生起:問:何因得知有中有耶?答:從此沒已,若無所依,諸心、心所無有道理轉至餘方故。
          • 不應如響,唯惑亂故;不應如影 ,彼不滅故;亦不應說如取所緣,非行往故。
          • 由如是等所說譬喻不應道理,是故當知定有中有。
    • 而此中有必具諸根。造惡業者所得中有,如黑羺光,或陰闇夜;作善業者所得中有,如白衣光,或晴明夜。
    • 又此中有是極清淨天眼所行。彼於爾時,先我愛類不復現行,識已往故。然於境界起戲論愛,隨所當生,即彼形類中有而生。
    • 又中有眼猶如天眼,無有障礙,唯至生處。所趣無礙,如得神通,亦唯至生處。又由此眼,見己同類中有有情,及見自身當所生處。
    • 又造惡業者,眼視下淨,伏面而行;往天趣者上;往人趣者傍。
      • [披尋記]謂中有生與異熟別,化生類故。諸化生類,身分頓起,非漸圓滿。由是此說必具諸根
        • [論,卷第49]此中靜慮說名天住。眼依彼故,是彼果故,彼攝受故,名為天眼。是極圓滿、是善清淨靜慮果故,名極清淨
        • 彼諸眾生中有生時,先所依身已棄捨故,先我愛類不復現行
        • 中有趣生往當生處,名識已往
        • 由於先時所習彼彼境界,非不生起我所戲論分別及諸愛樂,即自業所當生處,如其種類形貌而生。是即天眼所行境界,非餘。
        • 天眼能現見知諸光明色、諸微細色、諸變化色、諸淨妙色,乃至廣說皆無障礙;
          • 中有趣生眼無障礙,亦復如是。然不遍一切,唯至當生處
          • 又如得神境通者,或以其身,於諸牆壁、垣城等類厚障隔事直過無礙。
          • 中有趣生,於所趣處,無礙亦爾。然不遍一切,亦唯至生處
        • 眼視下淨者:視惡趣色淨妙生喜故。
    • 又此中有,若未得生緣,極七日住。有得生緣,即不決定。若極七日未得生緣,死而復生,極七日住。
      • 如是展轉未得生緣,乃至七七日住,自此已後,決得生緣。
    • 又此中有,七日死已,或即於此類生。若由餘業可轉中有種子轉者,便於餘類中生。
    • 又此中有,有種種名。或名中有,在死、生二有中間生故。
      • 或名健達縛,尋香行故,香所資故。
      • 或名意行,以意為依,往生處故。此說身往,非心緣往。
      • 或名趣生,對生有起故。
    • 當知中有除無色界一切生處。
      • [披尋記]此中言,謂即生有。於當生處隨順無違,是名生緣得生緣者,往彼得生。若未得者,還住中有。住時差別,如文可知。
        • 此中七日,隨應當知,從初七日乃至最後七七日住,皆此所顯。以彼中有經七日住勢力便盡,不復能住。依此道理,總說七日。
        • 若隨已得中有形類往當生處而受生者,名即於此類生若由餘業勢力,可令中有種子轉變生者,便異形類而生,名於餘類中生
        • 此中者,謂即身。如得神通,意勢趣往,故名身往。非唯心緣,名往生處
        • 無色界中諸有情類,唯以四無色蘊為所依止,無色根身,中有有色,是故之。
        • 無色界生處有四,謂空無邊,乃至非想非非想處,依如是別,故說一切
    • 又造惡業者,謂屠羊、雞、豬等,隨其一類,由住不律儀眾同分故,作感那落迦惡不善業及增長已。
      • 彼於爾時,猶如夢中,自於彼業所得生處,還見如是種類有情及屠羊等事。
    • 由先所習,喜樂馳趣,即於生處境色所礙,中有遂滅,生有續起。
      • 彼將沒時,如先死有,見紛亂色。如是乃至生、滅道理,如前應知。
    • 又彼生時,唯是化生,六處具足。復起是心,而往趣之。 謂我與彼嬉戲受樂,習諸技藝。
      • 彼於爾時顛倒,謂造種種事業,及觸冷、熱。若離妄見,如是相貌尚無趣欲,何況往彼。若不往彼,便不應生。
    • 如於那落迦,如是於餘似那落迦趣中生,當知亦爾,如癭鬼等。
    • 又於餘鬼、傍生等,及欲、色界天眾同分中將受生時,於當生處,見己同類可意有情,由此於彼起其欣欲,即往生處,便被拘礙。死、生道理,如前應知。
      • [論,卷第52]復次云何眾同分?謂若略說,於彼彼處受生有情,同界,同趣,同生,同類、位、性、形等,由彼彼分互相似性,是名眾同分,亦名有情同分
      • [論,卷第53]復次若有生不律儀家有所了別自發期心,謂我當以此活命事而自活命;又於此活命事重復起心,欲樂忍可,爾時說名不律儀者
      • [披尋記]此不律儀,未捨、未棄,說名為。由此同分,說名住不律儀同分
        • 於此位中,但成廣大諸不善根,然未成就諸不善業;作彼業已,方能成就 ,是名住不律儀及作業別
        • 今於此中且說住不律儀者 ,已作、已增長那落迦業,隨所當生,趣彼生處而受異熟,受果前相,如文可知。
        • 如前已說,死、生同時,如稱兩頭,低、昂時等,是名生、滅道理
        • 又說彼所依體由二種因增上力故,從此種子,即於是處無間得生。如是道理亦如前知,略不具說,置乃至言。
        • 謂那落迦果。於四生中,彼唯化生。業增上力,諸根頓起,是名六處具足
        • 死、生道理,如前應知者:謂中有滅沒,謂生有續起。死、生同時,如前已說,平等平等,道理應知。
    • 又由三處現前,得入母胎:一、其母調適,而復值時;二、父母和合,俱起愛染;三、健達縛正現在前。
    • 復無三種障礙:謂產處過患所作,種子過患所作,宿業過患所作。
      • 云何產處過患?謂若產處為風、熱、癊之所逼迫;或於其中有麻、麥果;
        • 或復其門如車螺形,有形、有曲,有穢、有濁。如是等類,產處過患應知。
      • 云何種子過患?謂父出不淨非母,或母非父,或俱不出;或父精朽爛,或母,或俱。如是等類,種子過患應知。
      • 云何宿業過患?謂或父或母不作、不增長感子之業,或復俱無。或彼有情不作、不增長感父母業。
        • 或彼父母作及增長感餘子業。或彼有情作及增長感餘父母業。或感大宗葉業,或感非大宗葉業。
        • 如是等類,宿業過患應知。
    • 若無如是三種過患,三處現前,得入母胎。
      • [披尋記]謂依處,胎生有情生所依故。成就剎那,名彼現前
        • 同此剎那,三處具足,阿賴耶識方可託生;於爾所時,名入母胎。若於隨一不現前時,當知母胎便不得入。
        • 此中種子望義假說。如穀、麥等望能生芽,假名種子,非親生彼而得種名。
        • 此亦如是。以異熟果從自種生,非離戲論及業熏習,別有種子可得故。
        • 謂彼父母及彼有情宿作業互不相感,由是因緣,不入母胎。
        • 望不隨順,說名過患
    • 彼即於中有處,自見與己同類有情為嬉戲等,於所生處起希趣欲。
    • 彼於爾時,見其父母共行邪行所出精血而起顛倒。
    • 起顛倒者,謂見父母為邪行時,不謂父母行此邪行,乃起倒覺,見己自行。見自行已,便起貪愛。
    • 若當欲為女,彼即於父便起會貪;若當欲為男,彼即於母起貪亦爾。
    • 乃往逼趣。若女於母,欲其遠去;若男於父,心亦復爾。
    • 生此欲已,或唯見男,或唯見女。如如漸近彼之處所,如是如是漸漸不見父母餘分,唯見男女根門。即於此處便被拘礙。死、生道理,如前應知。
    • 若薄福者,當生下賤家。彼於死時及入胎時,便聞種種紛亂之聲,及自妄見入於叢林、竹葦、蘆荻等中。
    • 若多福者,當生尊貴家。彼於爾時,便自聞有寂靜美妙可意音聲,及自妄見昇宮殿等可意相現。
    • 爾時父母貪愛俱極,最後決定各出一滴濃厚精血。二滴和合住母胎中,合為一段,猶如熟乳凝結之時。
      • 當於此處,一切種子異熟所攝執受所依阿賴耶識和合依託。
    • 云何和合依託?謂此所出濃厚精血合成一段,與顛倒緣中有俱滅。
    • 與滅同時,即由一切種子識功能力故,有餘微細根及大種和合而生,及餘有根同分精血和合摶生。
    • 於此時中,說識已住結生相續。即此名為羯羅藍位
      • [披尋記]濃厚精血合一段時,中有見已,便起顛倒及染愛心,即於爾時,為彼境色所礙。中有遂滅,生有續起。
        • 由中有滅與父母精血和合俱時,說與顛倒緣中有俱滅。或彼父母貪愛熱惱俱時息滅,說與俱滅,理亦可爾。
        • 中有滅時,即識生時,故言同時。以彼中有染愛精血,方為阿賴耶識所依託故。
        • 於爾所時,由彼識中功能差別因增上力,有五色根及彼大種和合而生。
        • 此五色根但有功能,非已與果,故名微細。此與大種,體非即識,故名為
        • 復由彼識託精血力,有與彼精血和合摶生。聚集生義是摶生義。
        • 如是精血與彼身根種類相似,故言同分。然為顯此身根能為餘眼等根之所依止,故言有根
        • [論,卷第08]此中能和合苦故,名為
        • 即煩惱異名,或具、不具。從彼彼有情聚沒,往彼彼有情聚諸蘊續生,顛倒妄見俱時轉故。
        • 從是以後,諸根大種相續得生,由是說言結生相續
        • 識入胎已,住胎藏中有八位別。其最初位名羯羅藍,謂已結凝,箭內仍稀故。如下自釋。
    • 此羯羅藍中,有諸根大種唯與身根及根所依處大種俱生。
      • 即由此身根俱生諸根大種力故,眼等諸根次第當生。
      • 又由此身根俱生根所依處大種力故,諸根依處次第當生。
    • 由彼諸根及所依處具足生故,名得圓滿依止成就
    • 又此羯羅藍色,與心、心法安、危共同,故名依託。由心、心法依託力故,色不爛壞 。色損、益故,彼亦損、益,是故說彼安、危共同
    • 又此羯羅藍識最初託處,即名肉心。如是識於此處最初託,即從此處最後捨。
      • [披尋記]謂彼大種有二差別:一、諸根大種,二、根所依處大種。此二大種與彼身根俱有而,此即釋前所未說義。
        • 然復當知,根所依處大種,唯約身根依處為論。羯羅藍中唯有此故,是即羯羅藍色為識之所依託,除此更無餘法可得,故於中間置有言。
        • 眼等諸根次第當生者:此顯清淨色根生起次第。舉初眼根,取耳、鼻、舌根,是名諸根。身根已生,故不應說。
        • 今此位中,但顯有彼諸根大種能為依因,此為依故,彼方得生,由是說言次第當生
        • 此說諸根依處皆依身根依處大種而生,由是當知,諸根依處,唯眼等四是此所說。身為依故,餘漸次起,由是復言次第當生
        • 根具足生,是名根位;彼依處生,是名形位。如下自說。
        • 根、形圓滿,心、心所法依之而生,是故說名圓滿依止。恆現前轉,得成就名。
        • 於胎藏中八位差別,最後形位,有情自體方得圓滿,齊爾所時,名之為
        • 羯羅藍中,諸根大種及與身根皆色攝故,名之為
        • 羯羅藍中阿賴耶識託色而生。今唯說彼名之為,最初得故。
        • 如前已說,將命終時,於所依分分漸捨,乃至心處,名最後捨